《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的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去者日以疏 佚名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选自《古诗十九首》第十四首。故里闾:指故居。 1.从题材上看,本作品属于 诗。(1分) 2.对本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两句运用了比兴创作手法,高度概括,富有哲理。 B.七、八两句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渲染一种萧瑟的氛围。 C.“一去一来”属于时间顺流;“郭门、里闾”则是空间对流。 D.本事语言看似浅显,朴素自然,实则清新典雅余味无穷。 3.清人朱筠有云:“末而句一掉,生出无限曲折来。”请结合作品对此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思乡怀人诗 / 羁旅行役诗 2. C (A项错在“比兴”手法,B项错在“动静结合”,D项错在“清新典雅”。) 3.末二句从上面的所见所感,转向(牵连)到自身,好像游离开前文,确乎 “一掉”(1分)。但它和上文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一“去”一“来”中岁月消逝迅速,游子唯一的希望只有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此为一折(1分);但引人怆痛的是欲归不得,故障重重,此为二折(1分)。末二句欲归不得的叙述中包含着无限心酸(1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全诗共十句,可分作三层。 第一层(1-2)句,起句突兀,开篇便言及人因生离与死别而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极富哲理。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去者”:已死去的人。“生者”;还活着的人。 “疏”:疏远。“亲”:亲近。 “以”和“已”:古“以”“已”通用,义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死去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其音容笑貌会因日渐疏远被人淡忘;而活着的人却会因分离时间的延长,其思念之情、亲近之感反而会日渐地增长。首起两句,诗人开篇便陡然地提出自已对人生中生离与死别两大生命现象的感慨,一下便紧紧地抓着了读者。我们不禁要问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第二层(3-8)句,写诗人对所处环境景物和心理感受的描写。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这两句写诗人外出城郊所见,是对所见环境的整体性的扫瞄,展现在诗人眼中的是一片荒丘垒垒野坟。望见丘坟,自然会想到死者,想到死者自然地会想到生者与死者因生死相隔而日渐疏远;进而也会自然地联想到生者与生者间因离别愈久,反而会田更加思念而愈加亲近。读了这两句,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诗人之所以起首便谈及人生生离与死别两大问题,原来是因为诗人“出郭门直视”触景生情的缘故罢了。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犁”: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松柏”:种在墓地上的.树木。古人在墓地多种植松、柏、杨、榆等树木,一是为坚固坟莹土壤,二是作识别标志便于子孙祭扫。“摧”:折也。这两句是诗人对丘坟所见的进一步描写。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坟墓上的柏树,也被人砍断,用作柴火。从这两句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看出死者的可怜。死者不仅被人所疏远淡忘,而且连埋葬尸骨的坟丘也不得永存,被人犁作耕田;连那坟墓上生长的松柏也被人当作柴火砍掉。人死之后大都难逃这样的结局吧!所以,见此情景诗人自然会悲从中来。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萧萧”:白杨树叶鸣风而发出的使人感到悲哀凄凉的声响。这两句是进一步描写诗人身处坟丘中的心理感受。诗人进入墓地,但见残棺遍地,朽骨累累,耳边又阴风阵阵,吹得坟地中的白杨树发出哗哗的声响,这时诗人是更感荒凉凄惨,一时无限的悲愁涌上心头,似乎是使人感到无法存活一样! 第三层(9-10)句,写诗人由触景生情,进而联想到自身,抒发了自已虽思归故里而不能如愿的痛苦和悲愁。 “思还归故里,欲归道无因”。 “故里”:故乡。古代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後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作“里”。“闾” :里门也。“故里闾” :犹言故居。“还”:通“环”,环绕的意思。“无因”:因,由也;无因,即无由。“道无因”:道,一解作道路讲,道无因,即没有可行之路可以回去,亦可。因汉末年社会动乱,旅途中或因战乱或因匪患路途不宁,要想平安回家是相当不易的。一解作方法讲,道无因,即是说想回家而没有回家的方法。或是因战乱匪患路途不宁、或是因自已宦游无成,无颜见家乡父老、或是因穷途潦到,身无资费等等,因此自已尽管思归心切,但却无因可以回去的了。对此二句,朱筠说得最好好:“此二句不说出欲归不得之故,但曰‘无因’,凡羁旅苦况,欲归不得者尽括其中,所以为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4d1df54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