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的典故 “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下面 给大家整理了呆若木鸡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呆若木鸡的典故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 (shěng)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béng)提了。 后来人们又把“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呆若木鸡解析【拼音】:dai ruo mu ji 1 【解释】: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形容人因恐惧或惊吓而愣住的样子,就像木头做的鸡,一动不动。 【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古反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今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今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古近义词】:大智若愚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正音】:呆,不能读作“呆板”的“dài” 【英译】:stand like a log 呆若木鸡造句1、小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老师问他问题,他总是呆若木鸡。 2、听到这个坏消息,全班同学都呆若木鸡,心里暗暗为灾民们祈福。 3、你怎么呆若木鸡?在想什么心事?我都叫你老半天了。 4、屋内几人被这突来的意外吓得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5、那时我一进门,看见母亲倒在地板上,吓得我整个人呆若木鸡,竟然忘了报警求救。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4216b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