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 作者:李 新 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7期 李 新 内容摘要: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的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在他的诗中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源于他身上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这不仅是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诗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都推崇儒家思想,“仁政、爱民”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在杜甫诗歌中。她的诗歌抑或揭露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抑或希望封建统治者实施仁政,表达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饱含实现国盛民安的社会理想。 一.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反复研读杜甫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儒家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的统一与安定的关注上。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1]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做此为是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 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此诗是杜甫四十六岁在长安幽居的第二年头所作。诗歌中描述故国沦亡,长安城物是人非,荒草深深。杜甫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表现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 又如《悲陈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1]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这首诗就为这次战事而作。 诗中前两句写房琯的军队不战而溃。“血作陈陶泽中水”[2],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野旷”两句,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81c5ac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