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说课稿

时间:2022-11-15 07:11: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行路难》(其一)说课稿

(初中语文教师工作坊C1905 7 邱卫国)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行路难(其一),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其一)》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提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学生能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立足课本,拓宽视野,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古诗词的教学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以“读”为主线串连整个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读中品诗情、用诗意,感受古诗的魅力;以议论和抒情的两种表达方式的灵


活运用和过渡来梳理、理解诗人的情感;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朗读、小组讨论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分三个部分,导入,学习和总结) 一、导入:

PPT播放《走近李白》 二、学习诗歌

学习诗歌我分了4个环节。

1、朗读诗歌,初步感知;2、解读诗歌,感知“难点”3、品读诗歌,赏析“歧”路;4、悟读诗歌,共鸣“情怀” (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我分了自由读,指名读,学生齐读,听示范朗读,译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初步感知作品情感,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象一下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些画面是哪些诗句呈现的。此环节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多次诵读有助于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解读诗歌,感知“难”点

了解诗题以及写作背景,根据课旁注释。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找出诗歌中的“难”点做好标记,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难点。再提出问题:这首诗歌中有几个“难”字?请同学们找出来。从字面的“难”再深入到藏在诗歌字里行间暗处的“难”。引导学生把赏析重点放在诗歌前三句的分析上,一边分析,一边读一边感知情感。 (三)、品读诗歌,赏析歧路

首先提出问题:这条路越来越难行,诗人在诗中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条路?再到分析“歧”的意思,了解作者去留两难的矛盾心理。虽去留两难,但任对“仕途”寄予希望,引导学生对第四句诗进行分析。了解诗人在诗中用典要表达什么。面对此时的难,学生自然而然会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紧接着分析这一句。并添一添,悟感情,在行路难后加一个“啊”字,读一读,体会作者这种壮志难酬,彷徨无奈的感情。 ()悟读诗歌,共鸣“情怀”

提出问题:内心如此茫然的李白,对生活,对未来彻底绝望了吗?他是怎么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db7535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