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镜头的古诗文 在动态画面未成为主要艺术形式的前媒介社会,“诗中有画”的“画”定不是今日随处可见的动态影像,而是意蕴丰厚、静美的传统绘画。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好一幅孤寂清绝的蓑翁寒钓图:诗中虽有鸟,但鸟踪已绝,尽管有人,但人迹已灭,能展现动作的均不在场,唯一老翁保持着静止的“不动之作”:钓。运动的只有寂息而落、悄然而融的江雪。动态因素被减至最低,给人的画面感极其强烈,竟似一幅冷色调山水画的剧本。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所营造出的空间无不是“诗如画”的最好注释。 此外,许多诗词家不满足于静美画面,而力求意境的流动、跳跃、飞腾:“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等,相比绘画,这些片段更像电影镜头。 诗与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和形体为符号,宜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是空间艺术;诗以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宜表现在时间中延续的事物,是时间艺术。绘画作用于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人的美感,表现静态的美。诗作用于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表现动态的美。故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 如“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采取的视角极为奇特,犹如将摄像机架到了浩瀚遥远的外太空,反过来观照地球。沧海桑田、千年变幻真如走马灯般瞬息万变,竟让人产生“天上一日,人间十年”的错觉。其意境竟如好莱坞科幻大片一般,让人不得不叹服“诗鬼”的奇想;“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漫步游人的衣衫被长长的花枝牵住,竟似落花有衷情要向人倾诉;“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主人公痴痴地举起烛台靠近朝思夜想的意中人,犹在怀疑此刻真耶梦耶。这些镜头感十足的片段即便是案头读物,也使人如在观赏经典的电影桥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32c3a69a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