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 原文: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 泽:湿润的洼地 遗: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土的爱妻。 回想起故土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思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假设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满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氢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以能遗送给谁?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衬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你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单独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ff7ea7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