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诗秀 从单位下岗后,我摆过地摊,搞过推销,还跑过保险,但种种工作都不如人愿——收入低、活儿苦、还处处遭人白眼。生活的艰辛,让我心中不止百次地起过与丈夫离婚的念头。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工薪少,又少言木讷,让我难以看到光明的一天。 母亲知道我的想法后,问我,离了婚,儿子怎么办?他还小,才7岁啊。我无言以对。我轻声说:可是,这种苦日子真让人难熬啊!” 母亲说,苦什么苦,大跃进那会儿,我跟你爸三餐就两根红薯,不是过来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家人一起相依为命。接着,母亲给了我一本书,她翻开其中一页说:“读读吧,它会让你感动。” 那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一对母女相依为命的故事。父亲英年早逝,女儿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只能长年坐在轮椅上,母女二人就靠母亲在街道做清洁工的一点儿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 这一天,母亲洗涮好晚餐器具,轻轻地来到女儿的床边。女儿的小床搁在厨房里,因为厨房内的火炉使房间异常的温暖。 母亲微笑着说:“孩子,我想去趟叔叔家,去把他们家的收音机借来听,你说好吗?” 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收音机是人们普遍感到新奇的东西。这时,女儿感觉到了睡衣口袋里的那封信,那是上午邮差送来的。她迅速地抓住母亲的手说:“不,您别出去了,您已经太累了,妈妈。” 母亲坐在床上,紧挨着女儿说:“孩子,你一定以为妈妈把你今天的生日忘记了吧?” 是的,那一天就是女儿的生日,她整满11岁。女儿将她的手放在口袋内按住信,以免信纸嚓嚓作响,说:“妈妈,我自己都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 母亲的脸上浮上了慈祥的微笑,吻了吻女儿的额头,说:“我爱你,孩子,你知道,妈妈多想送你一件礼物呀!”说完这话,母亲的眼圈儿红了。家中太穷,她实在没钱买给女儿一件像样的礼物。 女儿擦去妈妈眼角的泪说:“妈妈,有您的爱,我就够了,这就是您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不是吗?” “我还是去借收音机吧,今天会有个令你吃惊的节目,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母亲站了起来,解开自己的围巾搭在女儿的肩上,说,“在我们睡觉前,将有精彩的节目,你等着吧。”她笑了,脸上劳累和忧虑的痕迹,似乎都消失了。 女儿注视着母亲走进风雪之中,那瘦弱的身影不久便溶入了惨白的世界。 她觉得喉咙似乎被什么堵住了,于是低头又重新读起那封信来。 那封信是母亲写给广播电台的,广播电台退了回来,后面还有一封电台的复信。女儿匆匆地读下去——“好心的同志们:你们好!本月26日将是我女儿11岁生日。我知道每天晚上8点30分,你们有一个‘幸福家庭’的节目,节目里你们都会念生日祝福。因此我恳请你们在这一天,也能念念我女儿的名字,并给她以生日祝福。她患有小儿麻痹症,躺在病床上就快11个年头了,但她从不抱怨,并坚持自学课程。我希望你们在广播中能这样说:可爱的杰英小姑娘,今天是你11岁的生日。祝贺你,因为你是一个勇敢而坚强的孩子,应该得到最好的运气,祝你生日快乐。” 信的末尾是电台的回信: “尊敬的杰英母亲: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幸福家庭’的生日问候节目至本月25号因故取消,对不起。” 这时候,女儿看见母亲捧着收音机向家里走来,走得好慢。她看上去又瘦又小,雪花落了她一身,“白发”被风搅得乱乱的,瞬间,女儿的眼睛也像沾上了雪花,湿湿的。 母亲把收音机放在桌上说:“现在是8点10分,还有20分钟,节目就要开始了。”她打开了收音机,于是,屋子里飘满了温馨的音乐。音乐一停,“幸福家庭”的节目就开始了。 “妈妈。”女儿轻轻地叫了一声。 “什么?孩子。” “哦,没什么,您休息吧。”女儿咬了咬嘴唇,她又想起了电台的那封复信。音乐终于停了,女儿的表情有些紧张,她实在害怕看见母亲失望的表情。 “现在是‘幸福家庭’节目,请父亲、母亲和孩子们注意了,现在是„„”收音机里传来广播员那淳厚的男中音。女儿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窗外。 她屏住了呼吸。母亲的手正紧握着她的手。首先,播音员说:“我们广播一项启事。本来我们打算取消‘生日问候’节目„„” 哦!计划变了!可是妈妈的信怎么退回来了呢?电台不是说他们取消了生日问候的节目了么?莫非在他们改变计划之前,就退回了信?或许他们已把我的名字也记下来了吧?女儿这样想道。 “今天过生日的有王洪刚同志、李英同学、莫大怀老人„„” 名单结束了。但没有女儿的名字。应该还有更多的名字,至少还有一个名字没念啊!女儿的身子在发抖。会不会一部分名字放在开头,另一部分名字放在结尾呢? 接着放歌曲、诗词朗诵、节目预告。好一阵,节目全部结束了,依然没有她的名字。女儿感到自己的眼泪流了下来。慢慢地,她扭头看母亲。母亲早已睡着了,睡梦中她微笑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15cd6c7375a417866f8f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