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限理论分析羌族婚礼仪式过程的功能及意义 黄浩洋;刘静瑶;卢思颖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16(008)005 【摘 要】阈限理论作为分析人类社会仪式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为人类社会中各种仪式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其中以法国人类学家阿诺尔德·范盖内普和著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最为出名。范盖内普提出人类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要精心安排一些仪式基本上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分离、过渡和组合,后由著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将其进一步归纳整理,称为阈限前、阈限、阈限后三个阶段的阈限理论,每个特定阶段有其特定功能。本文将对阈限理论进行中国式运用,汲取阈限理论精髓结合羌族相关文献与实地调查资料解释分析羌族婚礼仪式过程的功能及意义。 【总页数】2页(P839-839,838) 【作 者】黄浩洋;刘静瑶;卢思颖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婚礼仪式中"叫门"行为的文化意义分析——合肥地区婚礼仪式的个案研究2.羌族民间故事绘本创作在羌族幼儿民族认同感教育中的现实意义3.伦理制度化:依据、功能及阈限4.少数民族传统婚礼仪式闹剧式程序的实质、功能及产生原因5.路试状态汽油机缸内热功转换过程性能及影响因素的检测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38069f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