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暨“华人死亡研究所”筹建倡议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 雷爱民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卷),期】2016(029)006 【总页数】1页(P1105-1105) 【作 者】雷爱民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北京 10008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052 2016年11月12日,以“探究死、珍惜生”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暨“华人死亡研究所”筹建倡议会议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雷爱民和郑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永超发起,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澳门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会和发表演讲。本次会议围绕生死学、死亡哲学、生死教育等展开专题研讨,会议设置了死亡学理探究、死亡教育实践、华人死亡研究所筹备倡议三个专题,会议召开旨在直面中国大陆死亡问题研究不足、生死教育严重滞后、自杀等各类非正常生命戕害现象等死亡社会问题,以期呼吁学界、公众、政府决策层重新审视个体死亡问题,珍惜、尊重、关爱和善待个体生命。 会议开幕式由雷爱民博士主持,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教授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胡军教授分别致辞。著名生死学研究专家、来自辅仁大学的钮则诚教授就生死学的缘起及现代生死学的意义及其系统化建设等做了精彩阐述。中国著名死亡哲学研究专家、来自中央党校的靳凤林教授就中国死亡哲学研究四十年来的发展状况与未来走向做了回顾与展望。来自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孙树人教授从殡葬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认为殡葬专业应该与文化及生命教育结合,提出生命终点要止于至善。中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关怀医院创始人李松堂院长从生命哲学角度讲述了中国当代临终关怀医院创办的意义。著名生命教育专家、浙江传媒学院“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何仁富教授从死亡作为一种生命权利及其落实的角度认为自杀不应该作为一种普遍的个人权利而存在。来自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的朱明霞教授介绍了澳门青少年及长者面对死亡焦虑的现状,并提出要开展有效的死亡教育,必须确切地描述人们的死亡焦虑状况。生死学研究专家、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从他在高校开设生死学教育课程的经验提出了自杀的三联征与预防策略建构思想,并认为生死教育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极其重要。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死亡学研究专家王云岭从他在医学院开设死亡文化与死亡教育课程角度认为死亡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并提出了中国当代死亡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可能模式。来自郑州大学的张永超教授考察了近20年来海峡两岸学界关于“生死问题”研究的不同进路及其比较。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的朱清华教授从临终角度考察了孔子的生死态度及其伦理思想。来自中央党校的王治军博士论述了中国当代丧葬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以孔子与孟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的生死观及其礼仪建构对当代中国的丧葬事业具有启示意义。来自北京大学的唐炜琛博士推荐了当代西方死亡学力作《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魏向东认为宗教是人与死亡言和的高级形式。来自清华大学的舒洁从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与墨西哥的亡灵节进行溯源和比较研究,并认为中国当代的生死教育可借助现代媒体等以轻松的方式展开。来自清华大学哲学系的雷爱民博士考察了当前中国大陆民众的死亡焦虑之特点,认为中国当前大陆民众的死亡焦虑具有集体回避性、瞬间爆发性、死亡焦虑缓冲机制的脆弱性、死亡焦虑夹杂社会问题等特点。 论文发表环节结束后,学者们就在中国大陆建设专门的生死问题研究所,开办生死研究和教育论坛,推动生死教育教材出版,建设华人生死研究协会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大陆的生死研究与机构建设严重滞后于欧美和日本、甚至港奥台地区,当前中国大陆地区建设生死研究学术共同体、推动生死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与会学者对生死研究学科建设、机构建制、常规活动等达成普遍共识,最后为下次活动作了畅想和部署。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各抒己见,发言热烈,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与会学者相信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将开启中国当代生死问题研究与生死教育新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689557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