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随笔读后感_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16 06:33: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随笔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语文随笔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语文随笔读后感 书名:语文随笔 作者:叶圣陶 出版社:中华书局

版次:20078月北京第1201012月北京第5次印刷字数:124千字 读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是我在濮阳市新华书店偶遇的,当时眼前一闪,叶圣陶大师的《语文随笔,随手翻看,该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语文知识,如国文学习法、语言使用、语法修辞等;第二部分是例谈,以一篇文章或其中的一部分为例,来分析、理解、体会;第三部分是评改,以一篇文章为例,进行评改。第一感觉是很实用,同时还伴着对大师的仰慕,就想追随大师的脚步前行,便买来细读。

自我感觉语文素养差,表现在有时候词不达意,用语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自己所写的工作计划、总结等不满意,想用更凝练的语言来表达,想让标题更吸引人,还力不从心;在表达时不够从容,往往出现短路;更是怕写读书心得、观后感、事迹材料,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绞尽脑汁还很不满意,还成了我很大的思想压力。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学生时代最怕上的就是语文课。已记不起小学时读的课文,印象最深的是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当时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是什么意思都是模糊的,抄了这些有什么用也不清楚,反正是老师让抄就抄,老师让写就写,总之是像家长经常嘱咐的那样"听老师的话".但小学还没有怕语文的感觉。

上了初中,语文老师有时提问说如何分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时候我对这几个词有了理解,但当时的感觉是:这么一段话、甚至是几段话,他说的什么不是写的清清楚楚吗,干嘛非得用一句话来说。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说,作者真是劳心费神做无用功。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没有方法。只是老师提问时,我就使劲往下缩身体,恨不得有道地缝钻进去。还好,语文老师可能看出来我不会,记忆中没有让我回答过这类问题。中学最怕的还有作文,记一次好事、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好人等等,我感觉自己是生编硬造,痛苦至极。以至于中考后师范入学通知书下发后,我语文老师很惊讶地脱口而出:咋还有SLC 可见,我的语文学得的是一塌糊涂。

中学以前,除了课本,再没有其他书可读。一是生活在农村,交通闭塞,因中考我才第一次去了趟县城。二是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上了师范,到了我们博学健谈的几位文选老师,真是大开眼界,原来语文这么有趣,老师是什么脑袋,咋装着表达的自动装置?脱口而出、出口成章,文章分析得丝丝入扣,让我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那时的我只是听、欣赏、羡慕、敬仰,课堂上我是一位忠实的听众,一如既往的沉默着。不过,那时我们学校有了图书馆,我就开始在那里借书来读。首先需要在图书馆门口的小抽屉里一张一张卡片上查,然后再告诉图书管理员书号啥的,也就是要想看书,得知道自己想看书的名称,再去查。对于没有任何阅读基础的我来说,天晓得我想读什么书。不记得是什么原因,跟同学成功借了几次书后,也没有再去。

上班的前几年单位仅有教材、教参,其他没有。随着孩子的降临,每次出差,总要到当地最大的书店转转,背回来最多的也是书。我是跟孩子一起开始阅读的,本着开卷有益,想弥补自己阅读的空白,我有些饥不择食,感觉自己需要读的书太多了。

在工作中越来越感到到语文的重要性,它关乎说话、表达、书写、演讲等等方面。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语气,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工作中、生活中的说话、书写困难,促使我常立志,要多读书、要开卷有益。读过一段时间以后,有感觉读书要有方法,我依然不能坦然面对各项学习心得、读书收获、工作总结、事迹材料,就反思,应该是读书方法还有问题。

直到我偶遇《语文随笔,才茅塞顿开,感觉在那个时间遇到这本书,就是我最大的幸运。如更早些,恐怕我还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需求还不够迫切;更晚恐怕我还在苦思冥想、不得终解。

读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好读,容易理解,叶老用平常的字词道出不了平常的道理,一点儿也不艰涩难懂。不像前段时间读的一本书,所有的字词都认识,可一旦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一个句子、成一段话,我读不解其意。当时我还把不能理解归结为自己理解能力没有达到,可能就是闫学老师所说的"有坡度的阅读",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ae85d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