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头颈动作的常用词语与例子 俯首 拼音:fu shou 详细解释:1.低头。汉贾谊《新书•过秦上》:"百粤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 《史记•太史公口序》:"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闕。’” 宋苏轼《策略第五》:“白官俯首就位,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宋叶适《台州教 授高君墓志铭》:"博士撰解训一二通,据案抗声读,诸生俯首听,谓之讲书。"柯岩《美 的追求者•花开花谢》:“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 的形象。"頫首:犹低头。《汉书•陈胜项籍传赞》:"白粤之君頫首係颈,委命下吏。” 颜师古注:“邓展曰:’頫音俯。’古俯字。"宋周密《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乂标 韵孤特,若三間大夫、首阳二子,寧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渝拂。"梁启 超《郑裝裳画引》:“白家腾跃,頫首•宋元。" 抬头 拼音:tai tou 详细解释:同“擡头"。1•举首,仰起头。唐皮日休《病孔雀》诗:“烟花虽媚思沉冥, 犹自抬头护翠翎。"后蜀顾复《荷叶杯》词:"泥人无语不抬头,羞摩羞。”《水浒传》 第二回:“王进谢罢罪,起來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赵树理《地板》:"(小刚) 笑得合不住口,羞得我不敢抬头。"3.旧时书信、行文的一种格式。即涉及对方时,要 按照一定的格式,另起一行书写,以表示尊敬。亦指书信、公文等行文抬头的地方。明 刘若愚《酌中志•忧危兹议前纪》:"仅照原刊抬头,弁之编首。"清梁绍壬《两般秋雨 盒随笔•跳行》:“作书出格曰抬头。《金石録》称唐之《中岳嵩山碑》,书皇帝太后不 跳行,不空格。跳行者,抬头也。”《孽海花》第十九回:"小燕説话时,却把眼偷瞧, 只见榻上枕边,拖出一幅长笺,满纸都是些抬头,那抬头却奇怪,不是阁下台端,也非 长者左右,一迭连三全是'妄人'两字。"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我的看书,和藏书家稍不同,是不甚相信缺笔、抬头,以及罗氏题跋的。” 摇头 拼音:yao tou 详细解释:表示否定,不以为然。《史记•滑稽列传论》:“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 岂不亦伟哉!"唐白居易《醉中得上都亲友书咏而报之》:"没齿廿蔬食,摇头谢措绅。”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太太听了只是摇头,老爷也似乎不以为可。"鲁迅《集外集 拾遗补编•名字》:“倘给别人知道,一定要摇头的。" 缩颈 拼音:sud jing 详细解释:1 •缩其颈项。《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塑见元王,延颈而前,三步而 止,缩颈而却,復其故处。元王见而怪之,问卫平曰:'龟见寡人,延颈而前,以何望 也?缩颈而復,是何当也。" 颔首 拼音:han shou 详细解释:1.点头。表示允可,赞许。唐韩愈《华山女》诗:"玉皇頷首许归去,乘 龙驾鹤來青冥。"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上笑而頷首。"巴金《春》八:“剑云 颔首应了一个'好'字,便在他的位子上坐下。" 交头接耳 拼音:jiao tou jie er 基本解释: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例子:看见门上那些人在那里交头接耳,好象要使贾政知道的似的,乂不好明回,只 管咕咕唧唧的说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垂头丧气 拼音:chui tou sang qi 基本解释:垂头奁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蘇不 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例子: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來。梁斌《红旗谱》十三 埋头苦干 拼音: mai tou ku gan 基本解释: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处:鲁迅《II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口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抱头鼠窜 拼音:bao tou shu cuan 基本解释: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出处:《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廡、陈释之事, 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例子:吓得这些人一个个抱头鼠窜而逃。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528bb4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