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而又陌生的小镇 当背负起行囊走在那通往陌生未知的路上,想起姐姐的QQ上的个性签名“家,永远的依恋”,忽热认为越长大越会想家,越觉得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故乡小镇才是心灵栖息的地方。然而,如今的小镇回不到从前了,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既视感。 五一假期回了趟家,回家,可以放下所有的悲伤失落,让心归零,一张回家的车票满载着激动、兴奋,我将它紧握在手中,远超出了它本该有的一张纸的重量。和谐号列车将我带回到小镇,听到旁边的人用熟悉家乡话交流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不需要让耳朵用力地听,也不需要用心费力地揣测。 坐落于北纬25度的小镇,褪去了破旧落后的容颜,展现出一派新气象。下了火车回家还是那条路,车流量还是那么多,可却已经不是坑坑洼洼的柏油马路了,道路被重新修建,进一步扩大,导致两旁的房屋不得不面临被拆的现实。乡间小路边多了一个个整齐摆放垃圾桶,村民们的垃圾统一处理,不再向以前那样各家各户的垃圾都倒入河流、竹林中。多次从初中母校门口路过,学校的宿舍楼和教学楼都被刷成了土黄色,记忆中那是淡淡的红色,校门口的四行大字“这里是我的母校读书的理想之地我在这里成长我爱我的母校”依然很清晰地立在墙壁上。 时光就像一个加速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故乡的亲人的衰老速度。我的奶奶可以说是我最亲的人,她一手将我抚养大,是我童年时期最重要的参与者,记忆之中仍然是强健老人的模样。如 今八十多多岁的她行动不便,住着拐杖,各种疾病几乎要将她吞噬,因为驼背,身体越来越蜷缩成弓形。岁月在年过半百的父母的额头上雕刻出层层皱纹,母亲头上白头发几乎呈指数增长,我成长的速度跟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了。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陌生,小镇承载着我太多的记忆,不管随着社会进步如何发展,它始终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爱着的土地。 流年匆匆,聚散有时,我又踏上了列车,但这是往远离家的方向,渐行渐远。心中还有牵挂,总觉得还有什么没有给家人交代清楚,这或许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只是我们不擅长告别”。小镇,再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8fb9aa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