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津边话过往

时间:2022-07-20 15:3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石津边话过往

作者:文图/孙菊英

来源:《丝绸之路》 2015年第9



文图/孙菊英

由于工作需要,我用虔诚的情怀解读了兰州西固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解读了黄河古渡青石津的丰富内涵。

在通往古渡遗址的路上,行人稀少,时光安静地在青石山与黄河之间流淌。我心里一遍遍复制、粘贴着从书本上得来的抽象画面,时而惊险,时而安逸。建筑垃圾堆放在黄河岸边,此起彼伏,强势地遮掩着我的视线,这倒增加了我更多的好奇。越往前行,心里的好奇与猜测越浓烈。转过青石山的突出部分,在黄河岸上的空旷之处,终于找到了骆驼形状的“汉青石津遗址”石碑,远古的呐喊顷刻涌来,随着奔流的黄河叩问过往。

驻足古渡口,放眼远眺,黄河水经八盘峡水电厂一路翻卷而来,失去了昔日的喧嚣,缓缓而来,平静中孕育着惊涛。在季节的催化下,在一方时光里,任历史与现实对接,将我记忆深处的共鸣在丝绸古道上晾晒。史料载:

西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郭,曾是郡县驻地,西秦国都所在地,素有西北边陲重镇、丝路古道要冲之称。

且不言西固“三江口”的静美,避暑胜地关山的神秘,也不语烽火扎马台的狼烟,河口古镇的悠悠古韵;且不言马泉堡子的风雨,也不语下川黄河大水车的静默;且不言柳泉孔庙的博大厚重,也不语西固石头坪的天然氧吧;且不言西固万寿寺的规模宏大,也不语陈坪军傩舞的远古内涵……此刻,我只赴与黄河古渡青石津一杯清茶的约定,揽商贾忙碌的古渡口,听青山披绿时的呢喃,忆曾经波澜起伏的历史,迎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往。

翻阅地方志,兰州史学界流行两句话:“先有西固,后有兰州。”“先有青石津,再有汉金城。”清咸丰十年(1860),在青石津古渡口背后的青石峡口处,曾修建了一座宽约20米的青石关门,当地人叫作“关门子”。一关依崖高悬,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由此,也可以体味黄河古渡青石津在兰州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曾经有诗曰:

青石壁上建庙宇,石地众姓来烧香。

关内金花保平安,渡水过河保安康。

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青石关渡”。这是建关之初一位晚清诗人在青石关的关壁上题的一首藏头诗,可见当时古渡口的要塞风采。新中国成立后,在修建兰青铁路时,青石关门被拆除,但与之唇齿相依的黄河古渡青石津却默默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迎风沐雨,笑看跌宕。它与西固区八盘村、河口古镇隔河相望。由于这里面朝黄河,背依大山,成为西汉以后横跨黄河最险要、最雄伟的古渡之一。《河口史话》有这样的记载:

据《史记·骠骑列传》所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奉命“将万骑,出陇西”,从今天的河口一带,将兵马粮秣,西渡黄河,在河口南侧,数次北渡黄河,出征河西匈奴。至祁连山,两次打败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并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汉宣帝神爵元年(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dc372b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