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屏纸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是中国人民的自豪,而芳庄屏纸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纸的典型代表。屏纸以水竹、单竹及毛竹等为原料,先用石灰在腌竹塘中腌制,然后用水碓捣“刷”,添加纸药(杉树叶的汁等)抄制不同品种的纸。整个生产过程有100多道工序,现在芳庄乡水碓造纸作坊群的造纸生产工艺流程几乎还是处于原始而古老的制纸工艺流程,可与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的记载相吻合,也是蔡伦造纸的延续,古法造纸的活化石。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国土沦陷,民不聊生,交通阻隔,屏纸的销售通道受到极大的阻碍,屏纸生产也因此一落千丈,至解放初期几乎全部停产。文化大革命后又一次兴旺,芳庄的人民在文革后依靠屏纸生产维持生活,在瑞安潮基现在还有卖纸坊的遗址(所属三十二溪纸户所有),瓯海瞿溪街也曾有我们的卖纸坊。 据《民国瑞安县志稿·氏族门》记载,芳庄人民于后晋天福二年避王曦之乱, 由闽赤岸和南屏等地为避难迁往江浙东瓯一带(今温州地区)。后晋天福二年,那个时代交通不便,只能步行或使用简易水上交通工具,到达飞云江支流源头,(现瑞安市陶山与桐溪一带) , 先民们各自寻找安居点,后分别到今芳庄及泽雅等地,发现此处可安居,却无业可作,唯山前溪后水多竹茂,古时赤岸和南屏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技术成熟,而这正是传统造纸的两大先决条件,于是重操旧业,建水碓、纸槽,利用水力资源将水竹捣成纸绒、纸浆、最后成纸,这种纸,旧时称作“南屏纸”。 随着时代的变迁,芳庄手工屏纸生产面临危机,原材料供给困难,传承乏人。芳庄全乡虽存有一千多家造纸作坊,但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手工纸生产已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芳庄屏纸制作技艺这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挖掘和保护。 1、由于屏纸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工种特别辛劳,如抄纸、晒纸、拆纸、印记、打捆、包装等,年轻人多不愿学,已经是后继乏人。 2、由于近年来人们的意向改变,出外打工或经商创业的人增多,对原材料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再过几年原材料都可能会消失,对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生产技艺迫切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3、由于经济效益的利诱,多种现代化机械和其它产品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加工器具和用料,使最具特色的古法造纸术---屏纸的传统工艺难以为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a854bb960590c69ec3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