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分类 一、历史散文 (一)陈寿的《三国志》 1、《三国志》的性质,内容 2、《三国志》的特点 (二)范晔的《后汉书》 1、《后汉书》的性质、内容 2、《后汉书》的特点 二、地理散文 (一)郦道远的《水经注》 1、《水经注》的内容 2、《水经注》的文学价值 (二)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 1、《洛阳伽蓝记》的内容 2、《洛阳伽蓝记》的文学价值 三、其他散文 (一)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 (二)诸葛亮:《前出师表》 (三)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四)李密:《陈情表》 (五)王羲之:《兰亭集序》 (六)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后世散文尽管有许多发展变化,但与以上两种散文都有密切联系。虽然当时对于散文主要取它的实用性,但其文学性的光芒已不可掩抑,在叙事,写人,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后世良好的先导。 汉代散文可分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606bbb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