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10 15:03: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的主要内容

惊弓之鸟,启示了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俗话说的“未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也是与做贼心虚恰恰相反的意思。一起来看看成语故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表述】: 被弓箭吓退了的鸟不难安稳。比喻经过惊扰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惧怕。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举例造句】: 绍言就是惊弓之鸟,吓到。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一回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优秀的弓箭手,叫作更输。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被视为就是举世无双。

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

更输很自信心的对魏王说道:“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踢下来。” 魏王很怀疑。

正在那就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到。鸣声悲惨。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进袭云宵。那孤雁果然逆市落地。 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更输表述说道:“那孤雁飘得高且慢,因为它已经文化素质箭受伤;它叫声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距了群。身伤心打碎,忽然收到弓弦的声音并使它眩晕快速,极力上跳,但伤势的两翼却无力下降,体重失去平衡,掉落下来。正像人们喝茶时,忽然听到雷声,筷子落地的情况一样自然而平时。”

后人根据上面的故事,做成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人,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原文译者

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不射中鸟就能使鸟掉下来。”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可以。”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随便射了一箭,(箭没有射中大


雁,)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译者误区

相当多人误将“虚发”翻译成“只拉弓不射箭”,其实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射中目标”。

越杰出的弓就越不容许空放(空放就是只拉弓不射箭),因为箭可以把弓的能量偷走。如果空放的话,那么弓的.能量就可以促进作用于自身,轻者伤弓,重者伤人。更羸做为专业的弓箭手,自然不能空放。

汉语里的“虚发”也没有直接表达出“空放”的意思。参考成语“箭无虚发”,“箭无虚发”的意思就是“射出的箭没有不射中目标的”,“虚发”就是“不射中目标”。 现代人难误将“不鸣”翻译成“拉弓不射箭”,原因存有二:一、并非所有人都晓得弓箭科学知识;二、“不鸣”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不常用。 故事真伪辨析

《惊弓之鸟》出自于《战国策》,而《战国策》多次发生两个人的对话,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讲故事,《惊弓之鸟》就是其中之一,这就使《惊弓之鸟》的真实性遭批评。 自然科学以实验结果为准,然而如果做“惊弓之鸟”实验,有一个很大的难度——很难找到已经受伤并且还能够缓慢飞行的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0d917e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