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 问题: 答案:诸葛亮 【相关阅读】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鞠躬尽瘁,汉语成语,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成语资料 【汉语文字】鞠躬尽瘁 【词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字词解释】鞠躬:弯着身子,引申为恭敬谨慎的样貌。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近义词】竭尽全力、殚精竭虑。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 【成语造句】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范文例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杨振宁)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巴金《随想录》:“这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聊斋志异·续黄粱》:“闻作宰相而忻然于中者,必非喜其鞠躬尽瘁可知矣。” 鞠躬尽瘁成语典故 1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知如何管理国家,就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方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用心准备第二次北伐,在第二次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封建社会为君主“忠”的思想。 晚年的康熙帝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评价,他引用诸葛亮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成语故事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握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用心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之后流传的《前出师表》。但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伐魏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务必北伐。这就是之后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被人千古传颂。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6b459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