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再度出山记 作者:马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第07期 2013年,进入里约奥运周期的中国女排,迟迟没有组建。在主帅人选“难产”的背后,是整个中国排球界的迷茫。 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苦战五局,两分惜败于老对手日本队,被挡在四强门外,之后的亚洲杯,中国女排再次败给泰国队。 此时,正在广东恒大女排执教的郎平,随着五年的合同接近尾声,已经开始憧憬美好的退休生活。 北京春天的一场沙尘过后,迎春花开了。女排选帅,箭在弦上。 在中国女排再次遭遇困局时,人们又想起了“铁榔头”。18岁入选中国女排的郎平,21岁那年和队友一起为中国赢得第一个三大球的世界冠军。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在国人心中,郎平是中国女排的一个符号。 1986年,郎平宣布退役,带着满身伤病赴美学习。27年来,每次中国女排陷入困境,大家都会想起她,希望她能出手相助。这次也不例外。 3月27日上午,正在广州带领恒大女排备战亚俱杯的郎平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新来的排管中心领导邀她回京面谈。对于再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練的邀请,郎平本能地拒绝了。 4月1日中午、老队友张蓉芳突然来电,带来了她最担心的坏消息:招娣走了。 郎平和陈招娣,相识于1979年。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那次,她俩住同屋。夺冠的那天晚上,腰部受伤的陈招娣是被郎平背回来的。陈招娣是中国女排有名的“拼命三郎”,因为一次左臂受伤缠着绷带上场,人称“独臂将军”。陈招娣的腰伤很重,世界杯决赛因受伤被队友背下球场,是她11年排球生涯中的第5次。回到房间,招娣只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郎平帮她洗澡,洗衣服,收拾行李…… 她们是队友,更是战友。 郎平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次中国女排的邀约,她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把老女排的财富传承下去的最后机会了。 从广州飞回北京参加陈招娣告别仪式,看到现场那么多自发赶来为招娣送行的人,郎平又一次深深体会到全国人民对女排的深厚感情。在人生又一个重大选择面前,她自问:全国人民为什么这么热爱女排,女排精神为什么历久弥新?她甚至对自己说:在中国女排最需要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做些牺牲?郎平,你应该站出来!那时,她甚至忘了自己从颈椎到膝关节,仅清理手术就做了十次。医生早就警告她:最晚明年,她两侧的髋关节也得动手术,都换成金属的! 郎平意识到心里的天平发生倾斜。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重担,她34岁的时候就挑过一次,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工作之多,让她想起来就头皮发麻。当时她还年轻,两次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球场上,她没敢跟父母说。后来父母在报纸上看到了,心疼得直掉眼泪。 距离2016年里约奥运会只有三年多的时间了,没有助手,没有团队,运动员老的老,小的小,这些年基础也打得不好,这么短的时间,对于带好一支球队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猛子扎下去,不知道要掉几层皮,很可能根本看不到想要的收获。但她转念一想:结果重要吗?是不是我来收获重要吗?只要能帮助女排发展,她甘当铺路石。 1995年,恩师袁伟民“三顾茅庐”,最终推动她下定决心的,是恩师那句沉甸甸的重托:“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为不负使命,郎平倾尽心力,带领低谷中徘徊的中国女排重返亚洲冠军宝座,又登上奥运会和世锦赛亚军的领奖台。1998年年底,她眼含热泪把象征中国女排帅印的排球交给继任者胡进。 她没有想过15年后,自己会再次站到决定中国女排命运的十字路口。 2013年4月15日,经历了最后一晚的纠结,郎平出现在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主教练竞聘会现场,她拿出了深思熟虑的四年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选材,确定国家队18人大名单,组合一支以老带新的队伍,同时培养有前途的年轻队员,为下一个奥运周期做准备;到2014年年底在亚洲取得领先优势,2015年力争冲出世界二流集团,争取进入或靠近第一集团,2016年奥运会力争突破。 郎平为这份竞聘报告确定的标题是:传承女排精神,走出低谷,再创辉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863b07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