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病试题浅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卷经典题型之一,它能较全面地覆盖学生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引领学生领悟语法、理解意义,梳理逻辑。高考语文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病句题长盛不衰,分值为3分或4分。本文分析了近3年的试题中病句题在能力考查、语病类型、试题选材与题型设计方面的特点,发现病句的选材日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病句设计由单一型病句向复合型病句发展的倾向,病句题命题呈情境化趋势,考查方式由客观题向主观题发展。 一、高考语文卷病句题特点分析 (一)能力考查 病句题的设置是为了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更进一步细化即是要求考生具有三项能力:①判断句子是否存在语病;②分析病句的语病类型;③修改病句使之规范。简单来说就是判断病句、分析病句、修改病句三项能力。 近三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的病句题,试题大多选用选择题的形式作为考查方法,但2022年全国甲卷和乙卷到修改病句变成了主观题的考查方式。“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可见,高考病句题在三项能力中不仅注重判断病句能力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分析、修改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变大。 (二)语病类型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大纲:语文》曾详细列出病句题考查的主要六大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20年虽取消了考试大纲,但综合试题表现来看,试题主要考查的语病类型仍旧没有发生变化。 句法层面病句的考查是高考病句命题的重点,其中又以成分残缺或赘余这一语病的考查为热点。语义层面的考察也相对较多,搭配不当类语病的考察次数仅次于成分残缺或赘余类病句。语用层面的病句考察较少。 (三)试题选材 高考语文卷的试题选材多选用文化、科技等日常生活常见热点题材。时事新闻也常作为病句题的选材对象。病句题的选材与每年的时事新闻结合紧密,贴近学生的日常信息获取环境。 全国卷倾向于选取文化、科技科普类文段作为素材,如2022年全国卷甲选取的“故宫博物院高科技展演”,全国卷乙选取的“眼缺血”;2021年全国卷甲选取的“做饭”,全国卷乙选取的“互联网”。地方卷则更倾向于选取时事新闻作为素材。 总的来说,高考语文卷是在贴近学生生活、模拟学生获取信息的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素材选取,让学生多留心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领会语言文字的规律,加深词义理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题型设计 1.三种病句题型 从题型上看,高考语文卷呈现出三类题型: 题型一:没有文段的选择题,即给出没有上下文环境的四个句子选项,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这是比较传统的病句题型,如: 【2022年高考浙江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生动展示了足球、帆船、电竞三个运动场景,是实现亚运吉祥物的“破屏出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的重要技术。 B. 肺鱼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化石”,其化石的记录在整个地史时期都有较好的保存,肺鱼身体结构的变化连续地展现出它们由海洋到陆地淡水环境。 C. 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D. 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积极进行绿色能源、低碳产业和清洁技术的布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赛道。 题型二:有文段的选择题,即病句存在于文段中拥有上下文环境,选择题给出该病句修改后的四个句子选项,选出修改正确的一项。2020年和2021年全国卷全部都采用这种出题形式,让学生对文段中的划线病句进行分析,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c2beced7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