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龙舟文化的艺术形式 中国人既懂得敬畏自然,又懂得融入与回归自然。从古至今就有清明踏青、端午竞渡、重阳登高等习俗。其中端午竞渡习俗就是中国式的追求和谐文化生态、融入与回归自然的体现。关于端午竞渡,文字记载始见于公元五百多年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以后人们就在这天划舟破浪冲击,或者相继跳入激流,象征打捞屈原遗体的情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竞渡的群众活动。它是一种投身于自然之中,为了放松身心、强身健体、倡导协力、激励进取的一项深具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 此外,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时代约战国中期至东汉时期的石寨山式铜鼓上,常见竞渡纹样。比如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一面残铜鼓上,有舟船競渡的纹样,图中的船体狭长平浅,首尾微翘,桨手们作奋力划桨姿态,船上的指挥面对桨手作有节奏的鼓动和指挥。桨手们的头上都有雉尾装饰,且向后飞扬,反衬出船体飞速前进的一瞬。又如广西贵县罗泊湾古墓出土的铜鼓上层,有完整的龙舟競渡纹样,纹样中船的首尾,往往装饰成鸟尾(或龙首)的形象,船上的人皆头戴羽冠,前后排成一行,作相同的划船动作,表现的场面隆重而又热烈。诸如以上这些铜鼓上所饰的竞渡纹样反映出当时的竞渡活动已相当普及了。 雕刻是传统龙舟文化的又一有力的艺术形式。《叙舟府志》载:“船长三丈许„„船尾雕刻龙矩绘以五彩”、《广西通志》记:“舟有十五数只„„头尾皆刻龙形”、《太平御览》七百六十九引《拾遗记》说:“又刻大桐木为虬龙,雕饰如真像,以夹云舟而行”。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雕刻几乎一开始就与龙舟联系在一起。在雕刻龙舟时,一般龙身的木材要选上等的杉木,因为杉木轻巧,船不笨重,能加快船速。而龙头、龙尾则用樟木,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木质比较坚硬,二是依照民间习俗,樟木被视作神木,通常用来制作祭祀用品。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精细的雕刻工艺特别反映在龙舟的龙头上。同是龙头,在雕刻制作时差别很大 ,根据不同的传统习惯可进行任意创造。如苗族的龙头、龙颈由一根二米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犹如麟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宛如牛角,昂首向天,可谓神彩奕奕,栩栩如生。湖南汨罗县高市镇的龙头,短颈、上唇部夸张地向上升起。西双版纳的龙头最大特点是在龙嘴前方伸出长长的两根或三根大象似的长牙。江西临川县河西乡下黄村保存的明清期间雕刻的龙头,则别具一格,为鹿的角、马的前额、骡的脸、牛的鼻子、蛇的嘴、鸭的颈脖。龙头总长0.77米,宽0.13米,其嘴长0.55米,嘴上唇的鼻孔中用红绸带拴着,嘴微微张开,露出两排白牙,龙头前额刻有“王”字,额上方飘着几绺鬣髦,头顶上长着一对长角。从以上各民族各地域例子可以看到,这些构思奇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龙头如没有高超的雕刻技术是很难想象的。 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绘画在制作龙舟时实不可少。首先是造舟,龙舟的整个制作过程基本靠手工完成,一般按龙骨、船底、大旁(船舷)、彩门(船中分隔舱)和船头船尾的顺序制造。舟做好之后接下来就可以上油漆,称之为上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绘画。绘画是龙舟制作中极为重要的工序,难怪古时有人把龙舟也称之为“画舫”。比如说浙江鄞县龙头、龙尾都是画在龙舟上。云南大理海东区的龙舟喜欢在船头画上二龙抢宝的图案。台湾台北县松山的龙舟则是在船的两边划上一对彩色的龙凤。画完船,就需要组装,安上龙头和龙尾。龙头造型千姿百态,根据各地风俗而定。如广州西江水系龙头制作成鸡公龙头、东江水系制作成大头狗龙头,基调为龙形,别具特色。龙尾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比龙头低。如贵州清水江独木排龙尾,是用一把茅草或一把麦杆,插在母舟尾部的一个方孔内。龙舟制作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给龙装胡须和画眼睛,所谓的“画龙点睛”。如闽 南龙舟在制作胡须时。将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制作手法是写意、象征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4674d684254b35eefd34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