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楚汉之争具体史实的讲述,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 2.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事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充 分利用本课目标 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如“鸿门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3.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重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难点 难点:秦的暴政,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我家有三子》。“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这是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它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现象?它与秦朝的灭亡有关系吗?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吧!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秦的暴政 观看视频《秦的暴政》,结合图文资料(见课件)和教材知识,概括秦的暴政的表现。 答案:赋税沉重,农民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徭役沉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刑法残酷;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秦二世更加残暴。 过渡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朝的暴政终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爆发。 板块二 陈胜、吴广起义 1.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讨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答案: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统治阶级实施的暴政。遇雨误期是他们起义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遇雨误期,农民起义也迟早会爆发。 2.观看视频《大泽乡起义》及起义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大泽乡起义的概况。 答案:领导人:陈胜、吴广。时间:公元前209年。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政权:张楚。结果:失败。意义:陈胜、吴广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1)观看视频《巨鹿之战》和相关图片(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 答案: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观察《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答案: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过渡语: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力,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进行了楚汉之争。 板块三 楚汉之争 1.观察《楚汉战争形势图》(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从概述楚汉之争的过程,了解其关联成语。 1 教师 随笔 导 与 学 过 程 答案: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楚汉之争,垓下之战后,刘邦获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2.阅读材料研读(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答案:①项羽:刚愎自用,失民心。②刘邦:善用人才,收揽民心。 3.结合所学知识和下面的表格分析(见课件),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 答案: 楚汉之争 战争目的 争夺帝位 代表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 战争性质 反抗秦暴政的农民战争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斗争 秦末农民战争 推翻秦朝统治 农民阶级 结束语: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四年的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 一、秦的暴政 1.赋税、徭役沉重 2.刑法苛刻 3.秦二世残暴统治 二、陈胜、吴广起义 板书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张楚政权 设计 2.项羽起义: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3.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1.交战双方:刘邦和项羽 2.目的:为争夺帝位 3.结果:项羽兵败垓下,刘邦获胜 当堂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 达标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和简单的史料,使学生通过思考、分析问题,对教学 历史事物的认识有了不少的提高,反馈的意见也比较好,基本上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反思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原则,创设情境,提供史料、地图等,以问题式启发学生逐步探究得出结论,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1c7d5a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