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视阈下的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比较研究——以《看见你的声音》与《偶滴歌神啊》为例 作者:先勇 来源:《声屏世界》 2018年第10期 摘要:随着视频门户网站纷纷推出自制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势头强劲,给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文章以狂欢理论为支撑,将两档内容相似的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进行比较,分析狂欢因子在两档节目中的差异,进而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电视综艺 网络综艺 狂欢理论 《看见》 《偶歌》 《看见你的声音》(以下简称《看见》)是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音乐推理节目,原版为韩版Mnet电视台推出的同名音乐综艺。截至收官《看见》收视率稳居前五点击量破6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1亿,抢占周日档同时段收视第一宝座。可见这档为素人音乐梦想发声,为大众提供平台展示的节目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偶滴歌神啊》(以下简称《偶歌》)是由爱奇艺打造的第一个“纯网综艺”节目,也是第一个由网络向电视平台输出的节目。《偶歌》系列总共三季,网络点击量加起来已超过20亿。这两档节目都以推理出音痴、歌神为核心,无论你是音痴还是歌神,只要敢想敢唱敢表现都为其提供展示的平台。因此在节目内容和流程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借由两档不同平台推出的同质综艺节目能更好探讨出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的异同。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狂欢节在大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狂欢节上人们带着面具,身着奇装,无拘无束,尽情放纵。如今,以狂欢为代表的文化同大众文化走到了一起,将民间文化的狂欢与诙谐因素带入了大众文化的行列之中。①不同程度的狂欢尺度差异正是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综艺节目存在的异同之一。 狂欢再构——两档节目的共有之处 全民参与——“音痴”与“歌神”的同台竞技。巴赫金认为,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狂欢具有宇宙的性质,这是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这是人人参加的世界的再生和更新。②《看见》与《偶歌》旨在用开放热情的胸襟接纳所有追梦者,倡导积极向上的自我展示的信念。《偶歌2》第五期柯南扮演者魏潇逸在节目播出后引起热议,在第一轮表演后被判定为“音痴”而淘汰,而在真相演唱时刻证明了“歌神”实力。在节目收官之后,魏潇逸推出了第一支个人单曲《顺时针逆时针》。《看见》第一期中的飞行员贺燚在节目中真诚感谢了江苏卫视给了热爱唱歌的“音痴”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黄韵玲直接邀请贺燚,为他教授乐理知识。可见无论是“音痴”还是“歌神”两档节目都为其构建了一个狂欢广场,广场上的人们都暂时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和隔阂,取消了日常生活的一切等级和规范。随着中国内地平民选秀节目的式微,《看见》和《偶歌》再次构建出一个真正全民娱乐的不是为了选秀而参与表演,而仅仅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快乐而快乐的平台。③人们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尽情参与到狂欢中,它在本性上是全民的、集体的。因此,溶于大众文化中的狂欢性质毋庸置疑地将后现代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种全民参与的追求平等自由共享的文化内涵正契合着当下人们的平等意识和自由精神。 悬念的铺成——狂欢期待感。《中国好声音》一经推出就大火了一把,不外乎于选拔形式变为“盲听”。这一新鲜的形式较于以往的选秀节目,大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无论外貌,考究的只有参赛者的声音,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平等展示的平台。而《看见》和《偶歌》除了提供了平等展示的平台外,还将悬念设疑入于节目环节中。每一个环节嘉宾要挑选谁为“音痴”,以至最后的合唱环节,嘉宾选出的合唱对象究竟是“音痴”还是“歌神”还不明朗,这样的悬念设置激发着观众一直看下去的好奇心,并且时刻调动着观众的期待感。当嘉宾最后选择的合唱对象为“音痴”时,嘉宾的反应和观众的笑声充满着戏剧和荒诞效果。 狂欢差异——两档节目的不同之处 内容:严守·突破。电视综艺节目的受众群是全民,年龄层级各不相同。网络综艺节目直指精准受众群体——网生代用户。由于致效受众的差异性,两档节目的狂欢强弱程度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区别: 从主题来看,《看见》作为电视综艺节目无疑严守着底线,在娱乐外衣下总是冠以正能量板块加以宣扬。《偶歌》相较于《看见》在每期主题的营造下更具网感。例如《偶歌3》第六期选手们身着动漫cos装束;第十一期邀请了5对CP进行表演。从题材上看,网络综艺节目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主题也更为多元。电视综艺节目在一定的限制下,选择空间相对较少,创新难度更大。 从名称来看,相较《看见》的通感运用强调了节目只能用眼睛来观察选手是否为唱将,《偶歌》直接从网络词汇中取材,谐音“我的个神啊”,显得轻松又平常,戏谑又幽默。电视综艺节目名称中规中矩,网络综艺节目往往另辟蹊径,节目名称新颖独特,打破常规正契合观众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 从文化内涵来看,网络综艺节目依托互联网发展,主体受众为网生代用户。在后现代社会,追求视觉快感成为一大表征。《偶歌3》第五期节目中,一向身着大尺度服装的鉴音团瑶瑶与露肉背带裤选手相互搭戏,每期节目中选手的服饰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有些选手还和当红明星撞脸,给观众带来无限新奇感,营造着一场场视觉奇观。相对于《偶歌》的光怪陆离,《看见》的选手和搜查队智囊团的服装则内敛许多,第九期节目中声称为模特正名的选手走到了最后,但结局却是一场戏谑的表演。可见相较于对传统反叛的网络综艺节目,电视综艺节目仍然在娱乐至死年代保持着正能量。 场景:单向·互动。狂欢节发生在特定的空间里,在狂欢广场上的人们暂时取消了等级差别和隔阂,可以在广场上自由平等接触。由于播放平台、营收渠道的差异,两档节目的狂欢空间也存在区别: 一、空间——实景与外延。《看见》和《偶歌》同为演播室真人秀节目,然而在演播室的场景设计却大不相同。《看见》的选手站在舞台阶梯上,搜查团和嘉宾分别在正对舞台的左右方,舞台中央留有大片空间。除了最后环节的表演,每名选手淘汰时都是在位于阶梯中间的位置进行表演。《偶歌》演播室相对较小,场景的颜色搭配丰富多彩,现场观众离舞台中间较近。而《看见》中观众和舞台之间的距离以及阻挡物削弱了交流互动感,这种现场的实际距离在播出时往往会影响电视或者网络受众观看参与节目的虚拟距离。网络综艺节目的空间设计大多以服务受众达到身心放松并积极参与节目的目的,构造着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自由场所。电视综艺节目的舞台设计更趋向正统,相比网络综艺节目与现场观众之间总是有一定距离。与网络综艺节目双向互动的和谐性做对比,电视综艺节目显然是一种单向传播。 从播出平台来看,《偶歌》还有另一个空间——弹幕空间。这种以大量字幕形式在某一时间节点同时显示的评论话语,极大满足着受众观看节目时的自由分享和交流,在虚拟空间实现了思想的在场狂欢。字幕与网络综艺节目的舞台一样具有多种色彩,有些弹幕甚至比综艺文本本身更具看点和笑料,这都得益于弹幕空间为受众提供的平等对话平台。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还有一个共同的虚拟广场的延伸空间,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偶歌》三季微博话题讨论5百万次,微博话题总榜17次位列第一,微博话题综艺节目榜也43次占据第一。在节目播出的同时,微博上的话题讨论也反向助推了节目的关注度。《看见》节目组的微博拥有35万粉丝,每一期节目的预告也会在微博上进行预热。有的综艺节目还会邀请受众参与微信摇一摇,支持喜爱的选手,选择解题的互动,这些提供了平等自由的交流空间,不仅是对精英话语权的瓦解和解构,也极力地推动着单向传播向双向反馈互动转化。 二、时间——固定与断点。电视综艺节目的受众只能依照电视台安排固定时间观看节目,在观看过程中无法暂停和快进、倒退。网络综艺节目的受众在收看节目上却有着极大的自由性,不受线性时间的制约。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爆炸且分散,断点收看正好符合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接受信息传播的习性。节目延伸空间里的自由言论不妨也看做是一种断点的观影,在微博这一碎片化场景中,话题讨论越广泛越能激起关注度,一些没有收看或者不了解节目的人,在碎片化时间里看到某一话题后,可能会产生参与讨论的引发观影行为模式。 回归现实——发展思考 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在狂欢精神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差异,网络综艺节目相对宽松的制作环境给予了狂欢大量的养料,在互联网平台将狂欢精神彻底释放,极大迎合了当下人们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与追求。《偶歌》新颖的内容、实时的受众互动,对传统话语的颠覆都是其致胜的谋略,然而在呐喊狂欢的背后却深埋着节目的低俗和造假,媚俗满足了片刻快感,但是也影响了文本的思想深度。狂欢最终只是一场狂欢而不是一场革命,欢畅过后的人们依旧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一档节目能否将意识化为光束照进人们的生活,这是每一档节目都应该去努力实践的。电视综艺节目虽然在条条款款中打造出一个极具狂欢的广场费尽更多的心思和巧劲,《看见》为素人提供的展示舞台,但对版权的本土化改造尝试都是值得称赞的。在字幕呈现上,节目组也极力打破严谨规范,不但释义文本内容还增添了趣味性。电视综艺节目不断进行着自我革新,也是应当推崇的。从《偶歌》向电视平台输出和《看见》的多元素、多元化本土化尝试,都宣告着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相互去粗取精、取长补短才是综艺节目良性发展的前提。(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①徐 媛:《基于狂欢理论视阈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17年。 ②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78-79页。 ③吕一丹:《综艺节目的时代演变》,《视听界》,201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6f3c72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