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和声学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杨月 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27期 摘要:随着世纪的更替、时代的变迁,人类开始对于精神世界有了的追求, 哲学、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领域的学科也相继产生、发展。西方的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和声起源于公元8、9世纪的中世纪时期,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20世紀至今,本文就和声学的起源与发展直至目前的发展状况,以时代、人物为主线作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和声;雨果·里曼;瓦格纳;转换理论 西方音乐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音律、音阶、调式和记谱等产生在此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人类对于精神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受宗教影响深远,但世俗音乐还是被古代西方人类所接受。 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人类对于音乐已不满足于宗教音乐。公元8、9世纪,开始形成多声音乐,由于古罗马的灭亡、社会的动荡,出现了政教合一在音乐上的产物——格里高利圣咏。当时的多声音乐是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基础上添加平行五度,这种形式叫“奥尔加农”,是和声与复调的先祖。首先发展的是复调,在多声部复调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和弦逐渐形成,经过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在巴洛克时期和声的运用已趋于成熟。1722年拉莫的理论著作《和声学》提出了功能和声,这一理论至今仍是调性和声研究的基础。直到雨果·里曼对和声理论作出的贡献,古典和声理论确立。 古典和声经过浪漫主义时期的发展,调性已经非常复杂。直到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问世,古典的调性和声体系开始走向瓦解。这部作品极力的推迟主和弦的出现,使用了大量的和弦外音,造成不协和的音响,并且这些和弦外音很大一部分既没有准备也得不到解决,这首作品是古典和声瓦解、音乐走向无调性的起点。里姆斯基的《和声学实用教材》和柴可夫斯基的《实用和声学指南》也为当时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作曲家形成了一套印象派和声语言。其和声特点是注重色彩而非功能,多采用高叠和弦和平行进行,淡化了和声的功能。他的创作不再局限于大小调体系,运用所有可用之调式、音阶,比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调式、中国的五声音阶、全音音阶和半音阶等等。同时期的作曲家马勒,在其后期的作品中运用了十分复杂的和声语言,大大胆使用不协和和弦与各种调式,作品有了无调性的韵味。俄羅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以他自己独创的由增四度、减四度和纯四度叠置的“神秘和弦”为调性中心,实则也走上了无调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到了20世纪,各学科的发展可谓是百家争鸣,音乐也是如此,不再以某种风格、流派为中心,而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并同时发展。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了三种和声理论体系:(奥)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在他创作的中期阶段,于1909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随后他用无调性技法写了管弦乐、声乐套曲以及音乐剧等作品。在他的创作后期,开始采用十二音方式作曲,到了20世纪中叶,从勋伯格无调性和十二音的作品中衍生出了序列音乐。(匈)巴托克的对称理论,认为主属关系是增四减五度关系,在钟盘上主在0点位置,属在6点位置,所以是对称理论,这和他在曲式上的拱形结构的对称理论也是一致的。(德)保罗·兴德米特著有《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他的创作风格在于对和声与对位的特殊处理,自成一套调式体系,研究关于不协和关系的计算。这些理论沿用至今,当下的很多作曲家仍然用这些理论作为创作手段。梅西安作为音乐发展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对后辈作曲家的影响极大。他发明了“有限移位调式”(modes of limited transposition),即在八度内,由全音和半音规则交替二而形成的各种人工调式。随后的几十年,音乐的发展非常多元化,更多的是从音色、音响上进行探索,出现了电子音乐和新音色等具有时代性的音乐风格。当然和声的发展也没有停滞,20世纪至今,音乐分析主要采用三大理论:新里曼理论、申克理论、音级集合理论,它们都是分析与创作音高组织的重要理论依据。自19世纪和声就已不再是按照三度叠置形成的和弦,与其说是和弦,不如称其为“音组”,可理解为音高组织。 现今国内作品创作与作品分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音级集合与申克理论,转换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新里曼理论的一个分支。经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探究,转换理论的学习与探究是十分有价值的,对于微分音理论的探究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说到转换理论,不得不提及两位重要的作曲家——大卫·列文和理查德·科恩,他们对转换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大卫·列文的专著《广义音乐距离与转换》,以数学公式的严谨方式表述了音高空间内音之间的关系与转换方式。相比之下理查德·科恩对转换理论的研究更为宽泛与深入,他用网络图的形式来体现转换的关系,他对转换网络的阐释虽然仍是从传统三和弦开始的,但他的出发点却不是传统的调性和声体系,而是从音级集合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转换网络中的三和弦的。在他的转换中,传统和声中的三和弦与音级集合中的三音集合被同等看待。转换理论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转换方式是P、L、R三种转换,即平行转换、导音转换、关系转换,这三种转换在图表中得以清晰、直观的诠释,根据这三种基本转换可以派生出很多新的音高组织。目前,国际国内的作曲家、作曲技术理论家仍不断探索,走在作曲技术理论发展的前沿。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第333页。 [2]杨月:“三音集合的转换——对科恩文献的解读与引申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1af24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