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3-02-26 04:0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悲惨世界》读后感

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总会联想到托翁的《复活》。两者都是由现实中真实的案例所触发,都是作者一生的总结性著作,背后都有一束虽从上层阶级出发,却最终投向百姓苦难与社会痼疾的目光。

当法律所犯下的罪行使不得已的犯罪者成为受害人,一切公平与正义便成了泡影。让我们看看那个被全城视为穷凶极恶“危险人物”的冉•阿让:他在入狱时“一面呜呜咽咽,一面伸出右手,逐次降低地按七次,仿佛在触摸七个高矮不一的脑袋”——那是七个失去父亲又即将在饥饿的迫使下与他相聚的孩子!雨果写到,据英国的一份统计,在伦敦,五次偷窃中,有四次是因饥饿直接引起的;“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他对时代尖锐的批判与对悲惨世界中一切受苦者深切的同情,通过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使我的内心受到了极为强烈的撼动。

雨果笔下的宗教不再是以崇高神明为主体叙写的辉煌史诗,而是通过卞福汝主教的种种行径折射出的人道主义光芒。正是他不加分别地播撒的善意,使冉•阿让那颗受伤沉沦了十九年的心在一场剧烈的内心挣扎中摒弃了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的仇恨。与其说这是一次灵魂的救赎,毋宁说这是一个从迷茫混沌的黑暗中走过的人,为仍在苦海中的受难者点亮远方的航灯,而由他们自己渡过这中间风浪滔天的海峡。

卞福汝主教年轻时也曾莽撞冲动,可我们看到后来的他是那样平静、淡泊又勇毅、坚定,更可贵的是他还有着孩童般的天真——这不是未经世事时因无知而无畏的单纯,而是历尽千帆后清除了俗世杂尘后留下的善与淳朴。而不论是他在政治立场上的转变还是他的人格特点其实都有雨果的影子。“一院小小的园地供他盘桓,一片浩阔的天空供他神游。脚下有东西供他培植收获,头上有东西供他探讨思索,地下的是几朵花,天上的是万点星。”这或许也是作者所向往的人生境界。

雨果曾说“谁要是谈到诗人,他也就必然是谈到历史学家与哲学家。”他也以此要求自己。因此,我在读书时也惊喜地了解到了法国大革命更壮烈与生动的一面,曾经一翻而过的历史在眼前铺展成了一幅辉煌的画卷。同时书中还有很多关于革命、法律、哲学、民主主义等的内容我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但这次阅读之旅无疑又在我的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陌生大陆的窗,诚如某位作家所说,“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 “在逆境中,把俯视墓穴的悲痛,转换为仰望星空的情感。”雨果如是,勉励所有正在长途跋涉中的人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40d7e8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