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 自律自修的故事

时间:2023-09-20 20:3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宽人严己,自律自修故事



《宋史查道传》中说:北宋人查道为人淳厚,秉性正直,曾任宋真宗的龙图阁待制。有一次,查道外出巡查自己所管辖的地区时,见路旁有上好的甜枣,随从人员就从树上摘下来拿给了查道。查道要随从人员按价付钱,可此时不见枣树的主人,查道又急着赶路,于是,查道就按甜枣的质量,计算出甜枣的价钱,然后将应付的铜钱挂在树上才走。 按说,当官的路过,随从在路边摘了一点甜枣,因枣树的主人不在而无法付钱,相信谁也不会说这个当官的有贪欲。可是这个名叫查道的官却硬要按照枣的质量计算价钱,并将应付的铜钱挂在树上,这种"小题大做"就叫自律。在人前人后同样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人没有不被人称道的,这个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胡质的人,一直在曹操、曹丕手下当官,一直当到了振武将军,封关内侯。胡质有一个儿子名叫胡威,字伯虎,年轻且很有志气。胡质在荆州做官时,胡威从京都前去看望他。等胡威告别回家时,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作为回家路上吃饭的费用。胡威跪下进言道:"大人为官清正廉洁,不知道从哪里得到这匹绢的?"胡质说:"这是我官俸的剩余,所以作为你回家路上的饭费。"胡威这才恭恭敬敬地接受下来。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胡质的为官清廉,绝不贪污滥用公家的财产;而胡威不但对清正廉洁的品质非常看重,还自觉维护和监督父亲的道德品行。父子二人均有廉洁自律的美德。 东汉杨震慎独的故事更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好例子。杨震在担任荆州刺使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到了晚上,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见室内无人,便捧出黄金10斤送给杨震。杨震连忙摆手拒绝说:"以前因为我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轻声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杨震为官公正廉洁,不接受私礼,其子孙也是蔬食步行、生活朴素。有些老朋友劝他置点产业留给子孙,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用这样的好名声作遗传,不是十分丰厚吗?"

《隋书》中有记载说,赵轨在齐州当别驾的时候,有廉洁的好名声。他被朝廷征召回朝的时候,来给他送行的父老乡亲都流着泪说:"您在我们这里担任别驾的官职,和老百姓之间没有私毫的私人往来,所以我们不敢用一壶酒来给您送行。您就像水一样清廉,请允许我们斟上一杯清水奉献给您,算是给您饯行吧!"赵轨接过那杯水,一饮而尽。

古人严于律己的事例很多,足以让当代的人引以为镜,而诸葛亮的自律则更是令人感动。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临死前,为使蜀军安全撤回汉中,他叮嘱杨仪、姜雄等人秘不发丧,直到大军退入栈阁道口,方才让他们更衣挂孝,扬幡举哀。蜀国的老百姓和士卒们得知丞相已死的消息,"皆跌撞而哭,至有哭死者"。后主刘禅闻讯,大"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皇太后听说亦大哭不已,"多官无不哀恸,百姓人人涕泣。"杨仪等扶诸葛亮灵柩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20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 如此感天动地的场面,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在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众多握有朝政全权的人去死的时候,均未有过。就连曹操、司马懿这两个才智超群的人,也无法与


诸葛亮相比。这是因为诸葛亮的一生既"正身""修德",其廉洁自律的作风,是他高尚品德的象征。现举两例予以说明:

其一,诸葛亮临终前上表蜀后主:"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其二,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降旨下令择地厚葬遗体。费棉告诉他:"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公生明,廉生威",诸葛亮的例子,正好说明了这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实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忿思难,见得思义。"(先秦《论语季氏》)

孔子提出来的"九思"意思很明了,即要求人们在看的时候,思考着看明白没有;听的时候,思考着听清楚没有;从脸上的表情,思考着是否温和平易;从容貌态度上,思考着是否庄重严肃;从说出的话语中,思考着是否忠诚老实;对待要干的事情,思考着如何把它做好;有了疑难,思考着怎样去向人家请教;快要发怒了,思考着会造成什么后果;看见可以得到的利益,思考着是否符合仁义道德。

孔子的九思,对今人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参考,有利于人们的自身修养。假如人人都能够做到孔子所说的九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天下的事情就好做得多了。

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睡的是木板床,吃的是家常饭,穿的是打了补丁的内衣; 焦裕禄长期工作在贫困地区,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他以病弱的身体支撑着,率领老百姓战天斗地;

孔繁森只身援藏,不计较个人得失,怀着一颗博爱的心,为藏民的困苦排忧解难。 牛玉孺身为高官,却从不贪图半点个人享受,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因病逝世…… 当代人的自律典范,更是我们为人处事的一面镜子,他们时时处处提醒着人们,在中国做事应该怎么做;时时处处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自律这个为人做事的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98c4c1d0d233d4b14e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