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父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进本科哲学系,改名自清。1920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江浙一带中学任教,并开始诗歌创作。1925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出版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评论集《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其散文文字风格不一,但都注重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曾被誉为“美文”的典范。 朱自清一贯主张创作要本着“求诚之心”,“如实描写客观事象”(《文艺的真实性》),同时需细加感受、融入个性,“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已包蕴了全个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他的散文,以绵密醇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缜密自然的构思,擅长诗情画意的写景,文字由优美典雅愈益转向质朴清峻,且富于口语韵味。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指出,讲授中国文学或编写现代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ae982b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