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向左深圳向右 身处上海,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今天为何写这篇文章,是希望上海可以发展得更好,可以有更多的优质民企以及创业创新环境。因为近期很多人在讨论上海为何没有BAT(百度、阿里、腾讯),上海为何出不了大型民企。此文通过与深圳的一个简单对比来初步分析这一原因。当然,城市各有千秋,并非是要比较孰优孰劣,而是希望能博采众长。 前天,和一位地产商聊天。他说想明白了一件事,做资源的事情找国企、做市场的事情找民企。乍一想这话靠谱,国企做不好市场,民企得不到资源。 这让我想起了两座城市,深圳与上海,我虽身在上海,却十分向往深圳。 听说上海一些官员很羡慕深圳,我想这是合乎情理的。前几年在浦东发展、苏州模式顺风顺水之时,南方的深圳一位名叫“我为伊狂”的网友,在强国网上抛出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中,指出曾经的第一个特区,风头逐渐被替代,文章引起轩然大波,时任深圳市长,亦是后来起起落落的大才子于幼军,与其见面,并评价这是一次平等、坦诚、民主的对话。在深圳发展与于幼军的政史上落下浓墨一笔,为人称颂。 “我为伊狂”从深圳的五大企业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兴通讯、华为科技以及沃尔玛的“迁都”上海传闻说起,进而广泛而深入谈到深圳的人才引进、投资环境、行政效率、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文化氛围等诸多方面问题,试图回答“深圳被谁抛弃”。 时过境迁,回头看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彼时场景不得令人啼笑皆非。这么多想迁移上海的巨头公司,上海一家都没留住。不仅是深圳“拟迁来”的没留住,当时马云想把阿里巴巴迁往上海,最后上海还是没留住,若干年后,在马云的光环下,杭州变成了一个电子商务之都。 若干年后,尤其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在高喊转型升级之时,感觉南方的深圳,似乎在转型这个节奏上,比上海快了很大一步。 谁留在上海了? 有一次参加上海两会一场会议,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对着陆家嘴董事长杨小明说,你们步子完全可以迈得更大点,怎么就看不到以前浦东开放的那股闯劲儿,是不是现在什么都有了,反而说收缩脚了呢? 浦东的发展,是举国政策与资源堆砌的成果,自然也吸引了跨国巨头的投资,这与深圳的起家差不离,但若干年后,深圳完成了转型。 此时此刻的深圳,华为在全球叱咤风云、腾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可一世、全球最大的住宅企业万科,招行、平安这样的市场化金融巨头可圈可点。这些经过市场充分竞争的全球企业巨头已经在各自领域做到的极致,却依旧年轻。 回望上海滩,找出一家在专属领域做到全球翘楚的民企确实不多,有的多是国企、外企的影子,这是大上海愿意且有兴趣吸纳的。 彼时,深圳羡慕上海有宝钢、上汽、中芯、振华、华虹、上海电气、上海石化、中商飞机、上药、百联、光明、锦江、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盛大、携程、分众、复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他们以上海作为他们的根据地,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拓展着他们的产业。而上海此番,却在为庞大的国资改革而煞费苦心。 找找深圳的经济数据,一些转型的成果已经体现。去年前三季度,深圳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6845亿元,增长17.1%,增速是GDP增速的1.5倍。 此外,继深圳市PCT国际专利申请实现“九连冠”之后,去年前三季度,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了22.7%,占全国总量的49.4%。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长11.7%。截至2012年底,深圳市PCT国际专利申请8024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申请总量19926件的40.3%。 某年,深圳经济一季度可怜的3.75的GDP增长率,深圳已然低于全国均速达50%。工业投资增长率为-15%,低于同期全国10%的增速。被苏州弯道超车之时,深圳一再被质疑,但是若干年后,腾笼换鸟后的深圳获得了新生。而眼下上海的增长率却一度落后于全国的增速,上海对此的表述亦是,下决心把经济调整上去。 深圳:最不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城市 前阵子克林顿来上海,警告中国的发展模式,不能走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泡沫式繁荣的美国老路和覆辙。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过度发展带来的集中化程度太高,会限制经济的增长。 且不说金融业,房地产行业对于中国城市经济的捆绑是令人恐惧的。以上海这个城市而言,已经超过了2000亿。记得上海一位领导人曾经说过,除了出让金之外,上海的财政中,存量的四分之一,增量的二分之一,都由房地产行业贡献。在上海房价不断攀升之时,这座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城市的建设、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在加深,而这个蓄积的泡沫在破灭的一刻,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2013年,深圳前海新区土地开闸,让一直囊中羞涩的深圳在2013年出现土地交易井喷,全年通过招拍挂实现的土地出让金大幅飙升接近3倍。这也让土地出让收入在深圳2013年财政收入中的贡献同比约上升四个百分点,但该比例仍不足10%,深圳依然是当前土地财政中的异类。 实际上,此前2009年深圳首次提出建设用地“减量增长”原则后,这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就慢慢减少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09年上半年,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中央政府对于区域的扶持与政策的推动层出不穷,最引人注目的是官方“两大中心”和“五大中心”的提出。 “两大中心”就是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而把港深一带建设为“五大中心”: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上海两大中心尚且在路上之时,跟着2013年中央又向上海抛出了自贸区。外界认为未来下一个自贸区的批复,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粤港澳,深圳与上海一直是中央重点扶持的两大区域,多年过去,上海与深圳走出了不同的道路,一直在相互的竞争格局中争相领先,事实上,回望发展历程其实知道,部分领域的落后不是暂时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15f1d065ce0508763213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