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女子出嫁的时候为什么要哭 汉族哭嫁的结婚习俗 婚俗是指结婚的风俗,各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而汉族女子在出嫁的时候就有哭嫁的习俗,那么你知道汉族女子出嫁的时候为什么要哭吗?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汉族哭嫁的结婚习俗。 汉族女子出嫁的时候为什么要哭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 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 汉族的结婚习俗 压床 又称压喜床,压新床等,中国汉族婚俗之一。青年男女结婚的头天晚上,新郎家要请儿女双全的老人把床铺好,然后新郎请一个或者两个弟弟和自己一起在新床上就寝。压床的人也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首先,压床的人必须是小于新郎的青年,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叔伯弟弟和姨表弟弟。如果在自己的亲戚范围内没有这样的人选,新郎也可以找同村的朋友和要好的同学。压床人的第二个条件,必须是未婚青年。 滚床 滚床就是在男女青年结婚当天,新娘子还没有进洞房前,找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到婚床上打几个滚。打滚时,要从床脚滚到床头,再从床头滚到床脚。一共滚三个来回。滚过之后,男方家的主事人,要给两个小男孩赏钱。 六礼 六礼是中国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彩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六礼去求婚。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汉族哭嫁歌 民间婚嫁仪式中演唱的婚礼歌曲称婚嫁歌,其中包括结婚时男方亲友为新郎唱的“陪郎歌”和姑娘出嫁时唱的“嫁歌”,嫁歌又分为“哭嫁歌”和“坐歌堂”两种歌唱形式。单说哭嫁歌,其为哭嫁歌之一,是在姑娘出嫁时,用“哭唱”的形式所唱。据调查,凡流行“坐歌堂”火“陪郎歌”的地区同时也流行“哭嫁歌”,而流行“哭嫁歌”的地区,却不一定流行“陪郎歌”或“坐歌堂”,这说明哭嫁歌在四川汉族婚嫁歌中是流传最广的歌种。 叹情,又称叹命,在广府妇女中广泛流传,往往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如在婚事中有: a哭嫁歌 旧时,珠江三角洲的女子在出嫁前,长则一两个月,短则三至七天不出门,由姐妹们(自己的亲姐妹或者亲戚和要好的朋友)陪伴,每顿饭也由姐妹们轮流送来,称为“匿屋”。在“匿屋”期间,将要出嫁的女子和姐妹们唱着哭嫁歌,互相诉说离别之情和祝愿,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嘱咐弟妹要孝顺父母,骂媒婆,等等。对自己婚姻的不满,对父母、兄嫂的意见,也尽可在哭嫁歌中倾诉。 b仪式歌 仪式歌分为女方仪式歌和男方仪式歌。 旧时哭嫁,长的可达一个多月,少则三至五天。“过礼”至结亲前,出嫁的姑娘便要坐在床上放下帐子,用手帕捂着脸“哭嫁”,先哭《开声》,继而哭父母、亲戚六眷,并必不可少的要“骂媒”。随着婚礼的进程,还要哭“过礼”、“上梳”、“添箱”、“谢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b5c5d3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