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看中西哲学——周易论文

时间:2023-02-28 05:0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By迪迪

从《周易》看中西哲学

——1309030202 生科院生工 刘铭迪

昔日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1

《周易》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人三才,人与天地是可以并列存在的,中国人虽说敬畏天地,但是更相信自己,相信可以凭人力改变天地;西方哲学的起源,也许就是古希腊神话了,众神皆有着人的七情六欲,十二主神代表着各种自然力,自然是神造的,而神也是一种人。

从《周易》中可以看出儒家的“仁”与“义”,也可以看出道家的自然与无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2天、地、人、家、国、天下,《周易》描述了中国伦理的基本骨架。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西方哲学源自古代神话和诗歌中,逐步开始对宇宙的组成以及本源的思考而开始了独立发展。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们多关注自然界,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以及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现象。3

公元前5世纪中期,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所形成的辩士学派将研究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人类本身。认为“人才是万物之本”。他们都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而高尔吉亚却认为所有的都是同样的假,这是怀疑论的雏形。4

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从起源看中西方中西方哲学的早期阶段是相似的,都是将自然力神化然后试图追寻天机,掌握命运。在中国我们更多的是靠卜算、推测,而在西方更多的考算计,比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都是数字”,这种思想严重的影响了后世西方哲学的发展。

有个看似巧合的时间线,孔子与苏格拉底几乎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人,随后在东西方,一个个的哲学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孟子、老子、庄子等等。中西方的哲学都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同样的时间,相似的经历,辩士学派认为“人才是万物之本”,儒家的“仁”与“义”;斯多葛学派主要是顺应自然和自制,道家的无为而治。然而是什么导致了中西方哲学的迥然不同呢?

有种说法叫做“地理决定论”,古希腊的多山少平原的地形已经沿海的位置

1

By迪迪




By迪迪

和粮食作物的稀缺,使得古希腊形成小邦政治,很难形成中央集权,欧洲大部分地区也收到类似原因的影响,再加上欧洲皇室间的大量通婚与分封制,基本都是各种自治领之类的存在;而在中国,中原地区光大的平原和适宜的气候、丰富的农作物,交通便利,很容易就形成了一个个大的“国家”,随着秦始皇的统一开始,中国就进入了中央集权的社会,封建制其实就已经消亡了。

小邦多国,使得西方的哲学思想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很少会被打压下去,即使是教皇在中世纪的时候也没能完全压制所有流派;而中央集权的中国,每次改朝换代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统一,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独尊儒术等等,思想专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哲学的发展。

同样是因为地理因素,因为缺少必要的食物,古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再加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使得之后的西方哲学更加倾向于理性和外在的追求;而物产丰富的中国,人们更加留恋故国、故土,再加上为了维持稳定的中央统治,人们更多的是追求道,追求内在的自我,又因为独尊儒术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哲学进步是缓慢进行的,即使两千多年过去,依旧还是以《周易》为主要骨架而存在。

西方哲学在之后经历了宗教哲学人文主义、自然哲学启蒙时代、唯物论,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伴随着宗教改革,封建制度的逐渐瓦解;而在中国,哲学则逐步融合了道教和佛教走向宋明理学,构成了所谓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论体系。

西方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唯物论的发展,大幅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哲学、宗教、科学逐渐分离开来,而又紧密联系着;而中国的哲学则被政治利用和控制,难以形成巨大的发展。

从《周易》开始,中国的哲学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君臣父子,三纲五常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影子,也许是冥冥中有着天意,也许是许许多多的偶然与巧合。



1、引用自《周易》——说卦篇。 2、引用自《周易》——序卦篇。

3、引用自维基百科哲学词条,源自“希腊哲学”—《翼报》。 4、引用自维基百科哲学词条,源自大美百科全书. 台北: 光复书局股份公司. 1992.6. ISBN 9780717201037.^2.0 2.1 2.2 从起源到康德哲学史之概要部分。

2

By迪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316a56960590c69fc376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