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观后感范文 总是会有一段时间像神经病一样爱一部电影。 电影叫《妈咪》,父亲这个角色的存在感在电影里被物化为一张集锦CD《Die teve:Mi某 4ever》〔妈妈Diane称自己叫“Die”,母子的生命线也像这CD的名字一样永远地纠缠在一起〕 电影里的插曲都收录在史蒂夫过世的爸爸给他留下这张CD里,让人禁不住在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会收录这些歌曲的父亲有着什么样的性格,他假设还在这个家庭会是如何。恰好电影有着唱片封面式的1:1的画面比例,这样精巧的细节设计让人心动不已。 Building a Mytery-- arah McLachlan (02:48) 出自加拿大女歌手莎拉麦克拉克兰1997年的专辑《urfacing》,这首歌那年在Billboard最好成绩排到第三。莎拉的唱腔极其清新,歌曲显得缥缈空灵,歌词里也参加了许多宗教元素。片中没有使用全曲,听完你会爱上它。 歌曲开头的吉他声响起,恰是黑底白字的片名出来的时候(唯一不舒服的一点是和前一首Childhood的衔接太太太太生硬了.....),然后画面里便出现一位开车的女子,车载收音机里放着这首歌。 阴天,雨后的路面和对面亮起的车灯,伴着车内的歌曲intro局部的吉他声,一切都安详平和。 第一句歌词出来的时候伴随着的便是急刹车的尖叫声,她目睹了戴安的车祸。于是旁边商铺的门翻开,商铺里的音乐声,门铃碰撞,周围窸窸窣窣的人声聚拢到车祸现场,所有的背景音都正常地加进来,而歌曲没停,垫在这些社会图景的声音之下(这种感官体验像极了带着耳机走闹市或者坐地铁的感觉)。被撞的戴安费力的翻开车门后,歌曲的声音变大了,原来她们听的是同一个电台,小城生活的感觉便立马出来了——可选的电台不多,播放的是自己国家歌手的老歌。 莎拉在采访中解释这首歌:“我只想表达一个事实,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份不平安感存在,只不过都用一副假面掩盖着。而正是这样的我们,才如此迷人而美丽。” 我想多兰在一开头就用一首歌讲出了主题,母子间的相互拉扯顶撞,源于撕下面具后想要守护对方却深埋内心不平安感,但正是它存在,电影中的爱显得锋利却迷人。 inide.” 最喜爱的镜头之一也出在这里,阳光微斜前,少年推着满满的手推车飞奔回家。 一切仿佛就像歌曲响起前,戴安说的最后一句话:“一章结束了,另一章开始了。” On ne change pa(我们不会改变)-- Celine Dion (48:11) 加拿大国宝级的女歌手来了,这首歌出自她2003年的同名专辑。天知道多兰有多喜欢席琳迪翁,在《费加罗女士》的采访中被问及是否有意愿让席琳迪翁演戏,多兰立刻连用三个形容词来赞美她以示倾慕之情。 于是乎,在史蒂夫出场的升格镜头后,多兰直接安排了两段跟唱。史蒂夫降调的男声,还有凯拉几乎模仿原唱的好嗓子。斯蒂夫在旁边大声地说:“她是我们的国宝!” 三个人在歌声里翩翩起舞(根本跳完了全曲),大家都很放松,在头一次相互敞开心扉的聊天后,暂时卸下了身上背负的硬壳,裸露出柔软的内部,所以真的是“翩翩”起舞,那些肢体的扭动在歌声中分外缱绻。史蒂夫画上的黑色眼线、涂在指甲上的黑色、黑色的背心,戴安的烟熏妆和黑色蕾丝上衣,让歌曲更显的迷离而温柔。 在虾米上看到有人说:“唯一遗憾的一点是孩子拍手的那个动作没能跟音乐合拍”。我倒是喜欢极了那个先于拍点得拍手,它让画面和音乐的配合显得自由随意,因为毕竟这只是一个孩子和一个没工作的母亲,一个做老师的邻居笨拙的舞蹈罢了。多兰在这段想表达的自由和随性就因为这个拍手呈现的淋漓尽致。音乐的出现只是叙事的辅助手段,而绝非画面需要迎合的对象。 Blue (Da Ba Dee)-- Eiffel 65 (54:3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5f265c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