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代人赋-古诗-赏析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假设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 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 ?,凡六十三首,占总数百分之十强,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无所不有。恐怕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吧,所以“代人赋〞便自然地也选择了此调。词题“代人赋 〞,今天已无法弄清代谁而作。从字里行间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从写景下笔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柳塘新绿〞,点明季节为早春;“晚日寒鸦 〞,点明时间是黄昏。这景,是衬情之景。太阳即将落山,寒鸦正在归巢,极易令人引起对旧人的思念,以孤独寂寞之感慨,而光线暗淡的“晚日 〞,又极易令人引起迟暮之想、不快之情,叫声凄婉的“寒鸦〞,又极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烦躁 ,所以在“ 晚日寒鸦〞之后,紧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先写景后抒情是词人惯用手法 ,作者更是应用自如。“柳塘新绿〞,是美好的景色,当是女主人心底的一缕“温柔〞之情,使她眼里看出了景色的“温柔〞。但是,细柳新蒲为谁绿〞呢?无限“温柔〞为谁存在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温柔 〞的“柳塘新绿〞之景,也同样,只能使“ 一片愁〞增浓。“温浓〞之前着一“却〞字,旨在挑明乐景与哀情的不一致。接下来的“假设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紧承上文的“一片愁 〞,是假设 ,是愿望同时也是深沉的感慨。 这“眼底〞的“离恨〞,联系上文,又是“一片愁〞之原因的展现 。“不信人间有白头 〞,是以“眼底无离恨?为条件的,现在既是“眼底〞充满了“离恨〞的那末“人间〞就只能“有白头〞了。这是以婉曲的方式来强调“离恨〞之伤人,离恨使人“白头 〞。这两句,假设直言之,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 〞。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殷切地希望“眼底〞真的“无离恨〞,“人间〞永远无“白头〞。 上阕四句,作者以正反两种手法,也主人公的愁思,细品味感情尚未至高潮,但已是郁积心中,只待一发。 过片以下 ,愁思进入另一层次 ,即由概括地说“一片愁 〞,变为通过具体行为来写“ 相思〞之情,深化“一片愁 〞。“肠已断 ,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是一个行为,极写女主人公离别之恨、相思之深。这将上片积情一、引喷发,悲情顿上一层。离恨相思,她内在的是柔肠已经寸断,外表那么是盈盈粉泪难收,“重上小红楼〞。“小红楼〞,当是她与自己心上人曾经共同地方。今天“重上 〞这“小红楼〞,恐怕是为的要重温昔日携手并肩、恩恩爱爱的欢乐,梦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真是“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 〞〔陈后主?寄碧玉诗 ?〕。这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多么缠绵悱恻,多么凄楚动人啊!结尾的“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进一步表现女主人公的痴情。她理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正如欧阳修在?踏莎行?中所说的那样:“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明知凭栏无用,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阑干而远望。其痴情假设此,令人感慨!以“频倚阑干不自由〞这句作结 ,实有“神馀言外〞之妙。 下阕里作者抓住女主人公几个典型行为,通过“难收〞“重上〞“情知〞频倚〞等词,准确地描写了,主人公痴情中身不由已的样子,其内心的思愁也不言自显。 这阕词虽然是“代人赋 〞,但在封建社会里,思妇是普遍存在的,思妇诗颇多亦有深厚的传统,因此稼轩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写来其情不虚,其意不隔,“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许昂霄?词综偶评?〕。我们大胆假想,也极有可能是以“代人赋〞为障眼法,借以自写情怀 ,如李义山之?代赠?、苏东坡之?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之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9ec8ed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