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浅说

时间:2024-02-20 12:42: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鲁迅杂文浅说



一、鲁迅杂文类型化写作所具有的超越性



先从前而提到的鲁迅杂文不知道背景读不懂的疑问说起。鲁迅杂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它总是对现实问题作出及时回应,有很强的详细针对性,不理解背景,就不知道在讲什么。鲁迅杂文的取材、构思的起点都是详细的、感性的、个别的现象。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对现象形态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他有极强的形象记忆才能,这是最能表现他的文学家特质的。但鲁迅同时是个思想家,具有思想的穿透力、联想力,从个别到普遍,由详细到抽象,提升、概括出一种社会典型现象或社会类型,从这一个到这一类。但仍保存现象形态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以及感情特征。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它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是这一个和这一类的统一。它的最大特点,是开口小而开掘深。



关键是开掘深。鲁迅对任何问题的开掘,都深化历史文化的深处。鲁迅所具有的渊博的知识,使得他具有很强的联想力,会想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种种类似现象,所以他在解剖任何社会现实现象时,都能挖掘到历史文化的根源。所以他的杂文,不仅是社会批评,更是文明批评。对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有鞭辟入里的审视。另一方而,鲁迅对社会现象的开掘,又总能深化人性的深处,其中包括了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正是这两个深度:历史文化的深度,人性的深度,就使得他所概括出来的类型,就具有了普遍性与超越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既是从自己生活的现实出发,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性;又超越时空,一直延伸到今天、当下,具有当代性。这是鲁迅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地方。



二、鲁迅的杂文思维



鲁迅杂文不仅有深邃的思想,更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读鲁迅杂文不仅要注意鲁迅讲什么,怎么讲,还要注意他怎么想;不仅要理解他的独特见解,还要理解他看世界的方法。我常常说,鲁迅的意义,就在他是中国思想文化构造里的异样的存在,另一种存在。他不仅对任何构成主流的意识形态,公认的常规、常理、常态、定论提出质疑与挑战,而且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不是所


有人都喜欢鲁迅,特别是鲁迅杂文。当你对自己多年所受的教育坚信不疑,对如今生活各方而都很满意的时候,你不会喜欢鲁迅,觉得鲁迅怪怪的,跟你所承受的、习惯的、认可的观念、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你本能地要回绝他。但你一旦不满现状,对多年所受的教育产生疑心,对现有的生活方式感到不满,想寻找另一种思路,另一种生活方式,有了打破既定秩序,冲出几乎命定的环境,打破自己的内在欲求,这时候,自然就会对鲁迅杂文里的特别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感到亲切,就能从他的杂文里得到启示。这就是鲁迅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杂文,对于我们的意义:它是另一种存在,另一种思想,另一种思维,另一种声音,因此也是另一种可能性。



当然,你读多了,也会有不同意见,事实上,你在读鲁迅杂文时,也会时时想他讲得对不对,忍不住要和他辩论。这恰好是鲁迅所希望的。因为他对自己的观念、思维、表达也是疑心的。他称之为未熟的果子,他担忧自己的不成熟贻害了青年。也就是说,鲁迅完全不同于总想来指引我们的自命导师的知识分子,他并不试图收编我们,用他的观念、思维、表达来束缚我们。他期待着和我们一起探究、考虑,一起寻找、创造新的思维空间,表达空间。在我看来,这是鲁迅最为特别,也最为可贵之处。



三、鲁迅杂文表达的特点



鲁迅杂文给人印象深化的,是其想象力和联想力。鲁迅曾说到他的写作过:动起笔来,总是离题有千里之远。即如如今,何尝不想写得切题一些呢?然而还是胡想乱想,总像断线风筝似的,收不回来。忽而想到忽而想到。这种连绵不断的联想,实际上是对处于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极不一样的事物之间,内在广泛联络的一种发现。伏尔泰曾把想象分为消极想象与积极想象消极想象只是简单地保存对事物的印象,而积极想象却是把彼此不相干的事物联络起来,这是一种形象改造的才能。鲁迅的杂文即是这样的积极想象的典范.



我们看到,鲁迅是那样自由地飞翔于杂文的广阔天地,进展既是现实的又是超越性的考虑,无忌地出入于政治、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新闻、民俗、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以致自然科学等等各门学科,无拘地表现自己的大愤怒、大憎恶、大轻蔑与大欢喜,将各种艺术形式:诗的,小说的,戏剧的,散文的,绘画、音乐的,融为一体。鲁迅正是利用杂文形式,发挥他不拘一格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展文体实验,他几乎每一篇杂文都在艺术形式上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3943bdf5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