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卢纶《晚次鄂州》 唐代: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愿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解释 ⑴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⑵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 ⑶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⑷估客:商人。 ⑸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舟人夜语觉潮生:由于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⑹衰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 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一作“愁鬓”。 ⑺更堪:更尴尬,犹岂能再听。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创作背景 《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赏析 一首好诗,贵在有真情实感。有真情,可免造作扭捏、有实感,不致浅浮空洞。大凡诗人流离颠沛,死别生离,或躬逢其事,身临其境。倘寄之吟咏,最易动人。所以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卢纶《晚次鄂州》,写兵难中背井离乡、颠沛奔波之苦,情真而意切,故不待雕琢,自出佳句。 首联扣题写“晚次鄂州“,但不露痕迹。““云开远见汉阳城“。说明行进方向。鄂州离汉阳甚远,故下旬说“犹是孤帆一日程“。这样远的距离,固然不能直接看到。但诗人思乡心切,日望归程,天际云开,引领而望,仿佛已见到汉阳城,真恨不得立刻能够赶到。惋惜天色已晚,须待明日,而屈指计算,竟还有整整一天路程。句中一个“犹“字,道出诗人的迫促心情,一个“孤“字,流露了旅途的孤独心情。 颔联写舟中情景。实际上是回忆旅途中百无聊赖的生活。“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白天风平浪静,单调的行旅生活使人昏然欲睡;夜间江潮看涨,船家絮语,更觉长夜难明。估客昼眠,独寻美梦,舟人夜语,得意其乐。这更加衬托出诗人昼夜难眠的焦躁心情。 颈联抒发身世飘落之感和彻骨的思乡之情。飘落于江湘之间,国难家愁,已染成我两鬓星霜,刚巧又正值这肃杀的秋天,这一怀愁绪怎生了结!离家万里,欲归不能,这一片乡情,只能托与夭上的明月。句中一个“逢“字,将白发与秋色融入一炉,愁绪倍增;一个“对“字,把有心与无情结为一体,兴寄无穷。而上句“秋“、下旬“心“,清楚正含着一个“愁“字。诗人构思如此精致,外表上几乎不露形迹。 尾联直陈诗人的感慨。“旧业“指家中原有用以维持生计的产业。它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鼓鼙“借指战乱。战斗已使人倾家荡产,江海飘落,更哪堪江上再传来战鼓的声音?句中“更堪“意谓“更哪堪“,因受诗句的限制,省作“更堪“。这一句言外之意是:虽然战斗已令我一无全部,但战火未熄,在逃难的途中,难保前方水路上不再碰上兵灾。如果真的碰上,那简直无法忍受了。 本诗竭力渲染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由于是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现的,所以有真情、有实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特殊是其次联的描绘入微,第三联的造语精妙,都足以令人一唱三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bc512c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