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吃汤圆的来历

时间:2023-03-06 18:05: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元宵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节的由来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_,_0,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吃汤圆的来历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


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形成了过年的习惯.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元宵节赏灯的来历及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1f5a17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