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16年高考作文真题:走出课本,走进社会 黑龙江2016年高考作文真题:走出课本,走进社会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出课本,走进社会,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优秀作文】 走出课本,走进社会 语文是什么?大部分人认为语文只是我们必修的一门学科,他们将语文视做工具,因此倾向于通过课上的有效教学学习语文。也有部分人认为语文是一种兴趣,因此,他们通过在课外大量的阅读学习语文。而我认为,语文是一生的哲学,语文能立德,树人,修心,正行。语文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走出课本,走向社会。因此,我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学习语文方为最佳方法。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内的学习,只是从纸上单纯的得来知识,而实践方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的将知识用在我们的人生中。用这种实践的方式学习语文,既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促使我们走向社会。因此,丰富的社会实践显然要高于课上的有效教学。至于课外的.大量阅读,也高于课上的有效教学。因为,课外阅读能让我们将语文当做兴趣,将阅读当做一生的爱好,让我们一生能与高贵的思想为伍。 然而,读万卷书毕竟不如行万里路,读书的最终目的也是将我们从书中得到的东西用到社会上。那么实践,便是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它的作用便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看,实践便又在课外阅读之上。唯有实践,才能让我们所学的知识真正用于对社会最有利的地方。唯有实践,才能让我们真正收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显然,这是前两者所不能企及的。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内的教学,只是停留在让学生机械的得到知识的层面,只能算得上是知之者;课外的阅读,能将语文变成一生的爱好,可以算得上是好之者;而实践则层次更高,它能让学生体会到在社会中学习,并发挥自己作用的乐趣,可以称之为乐之者。由此观之,三者高下立现。因此,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走出课本,走进社会,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语文的终极目标便也就达到了。 语文是一生的学问,我希望学习语文的人们,能将从语文中得到的知识,真正用于人生中,并不断的放射光芒! 【点评】中心突出,三种途径比较充分,言之有理,重点选择社会实践展开写作,强调学以致用在语文学习上的重要性。得20分。 语言平实又不乏优美,善于引用,引用来的文字又和作者的文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显示出了文字驾驭能力的高超。 此文在发展等级的“深刻”上得分较多。有些同学对高考评分标准中的“深刻”的理解有些偏差,憋着劲地要在文章中展现自己的思维深度,甚至有些同学为了达到使文章“深刻”的目的,写文章时,在没有特别合适的可以引用的名人的情况下,在文章中写一句“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随后就在后面编了一句自己的话。其实,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深刻”,是高中生程度的“深刻”,没有一位老师奢望能在批阅高卷时发现一位未来的思想家。有时候,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从别处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比如这位作者,能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融入到写作思路中,有效辨析了三种提升途径,就是一种“深刻”,是非常精彩、巧妙的“深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42a044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