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反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反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作者:宋根林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6期 [摘 要]艺术表现形式始终顺应自然的存在与人文精神的需求,从而将自然与人文整合起来,造就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应,使精神上得到纾解。本文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论述“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反映。 [关键词]古代园林 拙政园 天人合一 美学思想 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既包括建筑、花木、理水、叠石,也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诗词,承载着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1]”的思想。受此思想的影响,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中国古园林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思是园林虽由人工造成,但是创作者的目标是模仿自然,甚至与自然合二为一。因此越接近真正的自然,其园林的品格也就越高。园林对这一境界的实现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抄袭自然,而是经过艺术的提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苏州拙政园正是这一境界最典型的代表。 从竹影横斜的小径进入拙政园,在清风吹拂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各种无形的意趣和意境。这里有清池溪桥,垂柳拂水;这里有峻秀湖石,淡雅清莲;这里有挑梁飞檐,错落厅堂……让人不由得猜想这位造园者是一位诗人,所以能将大自然的美提炼于此方天地之中。举目望去,最先看到的绿水碧波绕楼阁而鸣奏,周围是湖山假石、回廊幽径“夜壑孤灯,高岩拂水,自是仙境,绝非人间。[2]”大门后就是东园大厅,也就是“远香堂”。“远香堂”取名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顾名思义,堂前的荷花池“接天荷叶无穷碧”,若在夏天也正好应了后面那句“映日荷花别样红”。堂前宁静的荷池和一旁流经的溪涧成对比,如明镜的水面映照出蓝天白云,碧树红花,赏心悦目。耳边依稀能听见远处瀑布的水击石上之音,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在此驻足,寄情于小园中的山水花草时的飘逸洒脱。 自“远香堂”出来后穿过一条鹅卵石小径,不远处就是临水小榭“芙蓉榭”。小榭与隔水山上的小亭“放眼”相映成趣。东面山峦幽篁一片,山水之间又是修竹海棠、波光粼粼。“芙蓉阁”西临“远香堂”外的荷池,因而得名。风乍起时,一片片的莲瓣坠入水中,从上面顺流而下,水面上一片片无暇的白色,那是何等绮丽的“天人合一”的景象。“梧竹幽居亭”则在中心水池的东端,与池西端的“别有洞天亭”交相呼应,互为对景。“梧竹幽居亭”和“别有洞天亭”与中间的水廊相邻,景色自是不一般。“梧竹幽居亭”的前面有梧桐两株、修竹两株,皆为引人诗情之物,古人的意趣可以管窥一二。若是端一杯清茶,坐于亭中慢慢品来,想来必定能感受到几分“天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合一”的意韵吧。若是暑日,则最好小憩于“荷风四面亭”品花戏水。亭的四周池水环绕,仅一座石板曲桥通向岸边,宁静致远中伴着荷香阵阵,自在自得。清风拂过,水面便会自然地一圈又一圈地荡漾开来,有聚有散。若从此处往周围看去,目光所到之处亭台、楼阁、水榭、回廊与园中苍松、老树、翠竹、石山结合在一起,有起有落。正如歌中所唱的:“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杂错水波环,此地即仙寰。[3]” 拙政园的中间地带都属于中心大水池,在拙政园中心大水池中有垒土石筑成的东、西两座岛山。西山平缓纯朴,山顶建有“雪香云蔚亭”,亭中是文征明手书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及元代倪云林书写的“山花野鸟之间”的题额;东山玲珑瑰丽,山后建有六方形的“带霜亭”以成对比烘托之势。两山之间,以溪桥相连,凌于清波之上,你来我往,妙趣横生。拙政园里的假山虽不能像黄山那样到处是奇松怪石,但层峦叠嶂、危岩奇峰、涧谷蹬道等山中之景物,应有尽有,且极富变化。园中的假山以土、石堆叠而成,每座山上的花草古树都是生机勃勃。步入其中,有崇山峻岭、涧谷溪流、浮云出岫,咫尺之地显出深山幽谷之意,正可谓是移步换景,妙不可言。拙政园中的这些假山造景具是模仿自然山林的最精彩的局部而筑成的,它是造园者对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这样的假山之景,与真山似像非像,追求的是中国山水画那种追求神韵大于形似的美感体验。 看完了鱼,看水。“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非常特别的意象,没有水的园林也就没有了流动的生命力。拙政园是围绕中心水池作的整体布局,园中水的面积就占了1/3。从“芙蓉榭”前宁静的湖水到“荷风四面亭”的四面临水,园中的建筑无不临水而建、借水立意。各种形式的水景与园中景色相融,自然界真实的河、湖、溪、涧、瀑的精彩之处被集中在拙政园的各个景观中体现出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园林艺术中的理水之法不是一般的对自然的模仿,它一定遵循着艺术规律。这个规律在拙政园的水景中表现为动静结合、有大有小,通过对比和统一使观赏者在变幻虚实间获得与自然的通感,甚至获得精神寄托。“水”中含有自然之心,暗喻着生命的意义。对于造园者来说,他试图让我们通过“水”这个意象感到与天同在、同感、同构,对于园林中的其他意象也是如此。 拙政园里的建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用木框架作结构。我向来认为人与树木的缘分是天生的,因为树木源于大地,而大地是人类之母。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类已经发生了变异。尽管同样以大地为母,始终如一的树木远比人类更亲近自然,树木可以催生出自然的美丽。所以这些木建筑结构与周围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相生相依,甚至它们本身也成为了园中的一个自然景色,让人忘记它们起初仍是由人工完成的。如苏东坡所说的“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4]”在这些树木建造的楼阁中,我们更容易接近自然,理解自然,感受自然,也更容易获得除了物质之外自然能给我们的精神,实现“天人合一”的美学和哲学的共同追求。 这种“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指出了艺术的美在于师法自然、诠释自然、赞赏自然、表达自然,是人文精神与物质、内在与外在、灵与欲的契合。拙政园的建筑艺术一再地呈现出中国古园林对“天人合一”意境的不懈追求。它把大自然的山水风景在咫尺之间表现出来,通过各种物象引起人的联想,让人文精神与自然气息贯通,使人感觉与自然相通,与天相通;同时又用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各种意象让人们感悟到或是寄托自己对于精神人格的追求,是“得象忘言”、“得意忘象”[5]的予以实现。总而言之,艺术表现形式始终顺应自然的存在与人文精神的需求,从而将自然与人文毫不牵强地整合起来,无形地造就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应,使精神上获致舒解与徜徉。我们可以从拙政园的审美体验中发现,中国古园林的艺术风格是自然的、感性的,它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是建筑美和自然美的统合;它是山水诗画意境的再表现;它是古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情趣体验和人格依托;它是“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集大成! 参考文献 [1]“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礼记》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董仲舒更极言道:“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中华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走的是一条“循天道”的路线。 [2][明]张岱《琅嬛文集》 [3]出自《望江南百调》 [4][北宋]苏东坡《涵虚亭》 [5]先秦时《庄子·外物篇》中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认为“言”是“得意”的手段,而“意”才是根本。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家王弼于《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言者所以得象,明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之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cf85e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