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生成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尊重学生的富有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生活,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掌握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 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内化。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设疑合作探究。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疑合作探究,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大海图片,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回忆。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俄国作家 高尔基 的散文诗《海燕》。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1. 简介作者 1 高尔基(1868—1936年),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6年发表了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自传性的三步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解题 作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为什么在1901年3月要写这样的散文诗呢? 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5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知社会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3.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末叶,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中传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高尔基亲自参加了反对沙皇的火热的革命斗争。他目睹反动军警殴打、屠杀学生的罪行,于是满腔义愤地写下了“幻想曲”《春天的旋律》。这篇小说是高尔基根据自己与沙皇政权斗争的亲身经历,结合当时俄国革命斗争形势写成的。由于革命观点鲜明,沙皇书报审查机关不准出版。只有结尾部分才得以发表,这就是《海燕》。它反映了当时革命群众在革命先驱者的激励下,对沙皇专政及其黑暗制度越来越愤激的斗争情绪,预言了沙皇黑暗统治的必将崩溃。因此,它一发表,立即成为进行革命宣传斗争的有力武器。 三、检查字词 1.注音: 呻吟 胆怯 翡翠 掠起 蜿蜒 2.多音字 号 晃 吓 四、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感悟课文内容。 2、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诵读。 五、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分组讨论:分析海燕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1)课文以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为背景,先后描绘了几个画面?这几幅画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2)伴随着海面图景形式变化,海燕动作、情态有何变化? (3)文章是以什么线索来写暴风雨的? 3、各组发言 4、师生归纳 六、深入探究:理解对比、烘托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1、屏幕出示思考题 (1)这首散文诗所要赞颂的对象是海燕,那么海燕象征了什么? (2)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的飞翔之前还要写大海、狂风、乌云?它们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3)文中的暴风雨又象征了什么? (4)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它们分别又有什么象征意义? 2、学生跳读课文,认真思考。 3、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4、师生归纳。 2 七、巩固练习 了解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海燕 革命高潮 海鸥 海鸭 反动势力 企鹅 大海 革命先驱者 波浪 乌云 恐惧革命、 闪电 悲观失望者 狂风 暴风雨 革命力量 八、拓展延伸 你从海燕的身上能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九、课堂总结 1、如果让你在“海燕”前面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你认为应该是什么? 2、你知道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吗? 十、作业 以《海燕: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随笔。 十一、板书设计 海燕 海鸥、海鸭、企鹅 正面描写 对比 侧面描写 突出海燕英勇乐观之美 赞扬———————讽刺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d1ed5ea8114431b80dd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