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 摘要:公路在通道和屏障方面的作用比较显著,因此,修建公路必然会改变景观的空间格局,使公路沿线的景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旅游公路建设必须保护沿线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尽量使公路与周围景观协调。 关键词:旅游公路 景观设计 线性设计 彩色路面 引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有车人数逐年增多,自驾车旅游是景区旅游的一大亮点。据调查统计,近几年旅游人数剧增,而且,人们在景点内旅游的同时,也希望在途中享受“人在画中游”的乐趣。因此,旅游公路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应提供优美的道路景观。因此,有必要把传统的旅游公路变成“公路旅游”。 1、景观选线融入自然 选线阶段,进行生态环保路线的多方案比选,要以工程师的智慧,艺术家的工艺,打造好旅游公路。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采用环保选线——不扰为上、利用为本,地形选线——形态吻合、总体协调;地质选线——躲避为主、处理为辅;安全选线——平面均衡、纵面平缓。 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景观要素,尽量保护和利用沿线的景观资源,使路线融入周围环境;避开或远离野生动物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旅游公路建设对地形、地貌、沿线植被及水域的破坏。 2、线形设计灵活自然 旅游公路在设计阶段对平、纵、横线形应进行灵活设计:平面曲线自然流畅、顺势而为;纵面曲线低填浅挖;横断面灵活、贴近自然。最终取得良好的环境保护和景观效果。 2.1平曲线自然流畅 在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灵活采用技术指标,使路线顺应地形。尽可能地优化平纵线形,不强拉直线,硬切山梁,横跨山谷,顺势而为,形成连续、流畅、协调的曲线公路景观,提供驾驶员和乘客的行车舒适性,提升路线与环境的自然协调性。 2.2纵曲线低填浅挖 纵面线形设计时需注意纵坡的均衡性,注重适应平面线形的地势变化,平 纵组合着重考虑平纵指标的搭配和对应关系以及与公路构造物的协调。尽量降低填挖高度,采用低路堤,节约土地,使旅游公路的修建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最小。 2.3横断面灵活自然 旅游公路所经区域地形条件往往复杂,沿线有较多旅游景点,横断面设计时,应遵循因地制宜、低填浅挖及环境保护的原则,在填挖方量增加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边坡坡率,边坡形状以曲线为主,避免直线边坡的不良视觉效果,尽量使路线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2.4线形合理组合 路线线位由平、纵、横三方面综合设计确定。避免只顾纵坡平缓,造成路线弯曲,平面标准过低;或只考虑平面顺捷、纵坡平缓,而造成高深填挖,工程量过大;或只顾经济,过分迁就地形。在线形设计中,设计者应本着“安全、环保、经济、美观、舒适和快速”的设计理念,结合工程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把线形组合设计贯穿于定线工作的始终,平、纵、横综合考虑,反复推敲,较好地解决平、纵线形的组合及线形指标与工程量之间的矛盾,最终确定旅游公路的线形方案。组合合理的路线,全线线形连续、顺适、纵坡均衡、平纵配合协调,视觉良好,无扭曲、凹陷、遮挡、暗弯等不良线形存在。 3、路面景观设计 旅游公路的路面是重要的道路景观组成要素,在选择路面的结构、形式与材料时,应考虑它在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旅游公路路面铺装的色彩、质感及图案等都会影响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常用的沥青路面(黑色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白色路面)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视觉刺激及视觉扩张,同时,也难与周围景观相融。为弥补及美化旅游公路沿线环境,形成协调的艺术空间,可选用彩色沥青或彩色水泥混凝土路面,既加强了旅游公路的装饰性,又具有良好的视觉诱导性。使原本生硬的旅游公路路面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4、服务性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4.1沿线构造物景观设计浅挖 旅游公路沿线构造物由桥梁、立交工程、挡土墙和收费站等组成。构造物设计是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组成部分。在对旅游公路沿线构造物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周围的自然环境,尽量使构造物有机地融于沿线优美的环境之中,不突兀于环境。 4.2线构造物景观设计 交通工程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防眩设施及沿线诱导设施等。交通工程设施的布设、造型及色彩等不仅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而且对道路景观及驾乘人员的视觉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交通工程设施的景观设计要与旅游公路的整体环境相协调,要充分运用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新奇与变异等美学形式法则,充分考虑环境配合及人类视觉生理、心理特点。 5、结语 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应坚持环保选线、地形选线及地质选线的原则,采用路线多方案比选,对平、纵、横线形进行灵活设计,使线形协调流畅。旅游公路的路面设计可采用彩色路面等新技术新材料,使路面融于自然。应充分利用美学思想,对沿线构筑物及交通工程设施进行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l]吴立新,刘锐,王福贵.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公路设计新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 [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魏中华,王珊.公路景观的色彩效应研究汇[J].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1f2b1a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