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边词二首(其一)》姚合唐诗鉴赏 穷边词二首(其一)姚合将军作镇古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姚合诗鉴赏题一作《边词》。穷边,意思是极远的边地。原诗二首,这是第一首。诗写边镇的升平景象,借以赞颂边镇守将的防守之功。作者在元和十年( 815),曾以记室从陇西公镇泾州(今属甘肃),诗或写于此时。(qīan牵 )州,今为陕西千县。唐自天宝以后,西北疆土大半陷于吐蕃。州离长安并不算远,但在作者眼中却成了穷边,国力可想而知。全诗主要在写景象,借景象来显示将军防守之功,并不着眼于直接歌功颂德。首句将军作镇古州,点明本诗颂扬的对象,下面二句诗即介绍了将军担任镇守之职后,古州出现的繁华景象。诗人着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节气和清夜的丝管,使人感到这里不再有边地的荒凉,不再有边地的战火气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水腻山春节气柔,水腻,是说水滑润如油,是春水的柔美形态,和夏水的汹涌浩翰有别。用腻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诗人的赞叹之意。山春二字简洁地描绘出群山万壑山花烂漫的无限春色。节气柔,是说节气柔和,风雨以时。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青水秀;而明丽的春光,则正是节气柔的结果。这是总写春日白天的边镇风光。入夜以后的边镇,另是一番景象。诗人只用了满城丝管四字来描绘它,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丝管之声不是只从高门大户中传出,而是大街小巷满城荡漾。一个散字用得极妙,把万家欢乐,毫无边警之扰的景象烘托了出来。丝管之声发自清夜,又说明边镇在欢乐中清静有序,虽然欢乐,却不扰嚷。因此,地虽是穷边,景却是美景。难怪从内地来的客人看到这种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这是边塞之地。这种太平景象的出现,应该归功于作镇的将军。但是诗人却没有对将军致边地于太平之功直接赞叹一词,只是把它暗含于对美景的称颂之中,用笔显得非常婉转含蓄。结句写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说誉词。 行人不信,似乎是作为客观现象来写,然而,来来往往的行人不也包括诗人自己吗?把由衷的赞美之情写得蕴藉有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d07030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