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左思洛阳纸贵 【故事】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左思自幼家境贫寒,且相貌丑陋,但却视荣辱如浮云,看名利为粪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文学创作上,写出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诗佳作。左思的写作态度严肃认真,落笔时再三斟酌,为了写好一篇《三都赋》,前后竟花了十年工夫。 创作《三都赋》期间,左思的妹妹当时有名的才女左芬被选进宫中,左家大小也搬到京师洛阳去居住。这对左思写作的提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洛阳后,左思虚心向文学家张载等人请教写作方法,还亲自到各地去进行调查,力求所引用和描述的事物真实生动。 几年后,左思又感到自己学问不深,所见不博,就请求担任秘书郎的职务。因为秘书郎负责掌管图书经籍,便于博览群书。到任后,他废寝忘食地阅读、摘抄,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 为了更好地写作,他在家中的走廊、庭院甚至厕所都备有纸笔,只要一有灵感,就随时随地记录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修改,精心推敲,一部构思奇巧、语言优美的《三都赋》终于完成了。 《三都赋》刚问世时,并没有人叫好。于是,左思向大学者皇甫谧求教。 皇甫谧看后,认为《三都赋》是难得的奇文佳作,就主动为左思作序。随后,张载等名家也为《三都赋》作了注释。司空张华看后赞叹说:左思的《三都赋》可以和班固的《两都赋》相媲美,读后余味深长,过了一些时候再读,仍然觉得新鲜。著名文学家陆机本来看不起左思,读了《三都赋》后,也不由得拍案叫绝。 有了这些名家们的推崇,《三都赋》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在整个京城洛阳都引起轰动了。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诗歌和文章都是靠读者手抄流传的,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 那么,能够让洛阳纸贵的《三都赋》到底是怎样一篇文章呢?原来,赋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讲究对仗和运用典故。《三都赋》包含《蜀都赋》、《吴都赋》和《魏都赋》,每篇赋都对当地的形势、特产和制度进行描绘和评论,可谓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状况的最好写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三都赋》能够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好评的原因了。 【启迪】左思凭借出众的文采与多年的努力,创作出《三都赋》,为自己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千古美谈。除了《三都赋》,左思还写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咏史》组诗,至今仍屹立于他的文化成就之巅。可见,但凡在某一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无不是经过废寝忘食、勤学苦练的洗礼之后,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在狱中,服刑人员一样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做到持之以恒,永不懈怠,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00eef0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