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教案

时间:2023-03-05 10:0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田野在召唤》教案

歌曲旋律前紧后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半拍休止的运用,以及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音乐欢快活泼、富有动感。第二声部配以恒拍节奏音型及的伴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边走边唱的欢乐神情,与第一乐段的平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首利于培养学生合唱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合唱基本素养的优秀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田野在召唤》富有动感、生机勃勃的音乐情绪,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进一步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3.在体验合唱活动的特质与美感中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热爱与歌颂大自然。 教学重点

基本准确、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各声部旋律。 教学难点

声部的融合、音乐情绪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音乐,想象春天

导言:春天是温暖的,是徐徐暖风带来的渴望,春天是幸福的,是绿叶带来的希望,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春天! ()发声练习

柯尔文手势唱音阶。(要求:在气息支持下,声音连贯流畅。) ()单音、音程模唱。(要求:注意音准,声部和谐。) 5 5 5 5 │ i — 4 4 4 4 │ 6 — 5 5 5 5 │ 3 — 4 4 4 4 │ 2 — ()第二声部旋律模唱

(要求:演唱时乐句连贯,音色柔和。) ()学生视谱并进行记忆演唱 ()师生互动二声部合唱

1.学生唱第二声部,师唱第一声部。 2.视谱演唱高声部旋律。 3.生生二声部合唱。

4.谈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柔和) ()师生再互动二声部合唱

1.旋律加法:师唱歌曲后半部分主旋律,学生唱主干音。

2.比较主旋律和主干音的演唱,谈感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充满生机) 3.视谱学唱歌曲后半部分高低声部主旋律。(要求:注意节奏、音准、情绪) 4.生生二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春天,调整呼吸,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柯尔文手势,联觉记忆等方法学唱歌曲后半部分主旋律、主干音,巩固音准,为二声部合唱奠定基础。

二、聆听体验,学习歌曲 ()初听范唱《田野在召唤》

师:柔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了,春天的田野向我们发出了召唤,聆听歌


曲《田野在召唤》,在歌曲中,一群儿童团的小伙伴随着春天的旋律出发去探访美丽的意大利田园风光。请同学们感受小伙伴们旅游时的情绪,并听听有几个儿童团去探访美丽的意大利田园风光?(学生聆听作品) ()复听范唱《田野在召唤》

师:确实是有两个旅行团,再次聆听,仔细听听声部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两个儿童团?(学生复听作品)

师:好极了!一个声部的旋律较高,儿童团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前往的——天儿童团;另一个声部的旋律较低,仿佛踏着轻盈的脚步步行前往——步行儿童团。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体验作品的情绪,感知二声部的形象。通过复听,进一步感知音乐形象,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特点。 ()歌曲前半部分第二声部的学习 1.听辨歌曲前半部分的第二声部。 师:接下来老师弹奏一段旋律,大家听听这是哪个儿童团的路线?(教师演奏) 出示旋律,师边弹边唱。

2.学生练唱。(要求: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 3.掌握规律,练唱第三、五行旋律。 师:第几行小伙伴们改变了脚步?唱一唱 4.学生演唱师换方向踏步。

5.音乐学生边唱边换方向踏步。 6.出示歌词,生练唱。 7.合着伴奏音乐演唱。

()歌曲前半部分第一声部的学习,二声部的体验合唱 1.聆听歌曲前半部分范唱。 2.学唱曲谱,解决出现的问题。

3.在春天的意境中,运用力度变化演唱。 4.学唱歌词。

5.音乐伴奏演唱。 6.师生二声部演唱。

师:老师加入春天儿童团,同学们参加步行儿童团,合作演唱,听听春天儿童团什么时候开始出发的?

7.掌握弱起小节,体验学唱。

师:春天儿童团从第二小节第几拍出发?为什么从第四拍进入?(春天悄悄地来了)试着唱一唱。这就是弱起,这一小节就是弱起小节。 8.生生二声部演唱。

()歌曲后半部分第一、二声部的学习,二声部的体验合唱 1.出示画面,引入歌曲后半部分。

师:当儿童团小伙伴们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跋涉,爬过了一座山,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时,突然间那一望无际的美景令他们眼前豁然开朗,所有的人都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兴奋地叫着、跳着。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2.聆听歌曲后半部分范唱,感受情绪的变化。

师:猜猜梯里通巴,梯里通巴在意大利语中表示什么意思? 3.学唱歌曲后半部分的第一、二声部,解决出现的问题。 4.指导用圆润的音色以及饱满的情绪演唱,加入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69fcdc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