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歌者-读徐兆宝诗歌彭金山

时间:2022-09-09 12:12: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范文大全



行走的歌者

——读徐兆宝《守望岁月》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彭金山



认识徐兆宝,当然最早缘于他的哥哥徐兆寿。我和兆寿是诗友,又是好友,深交已有十五六载。期间,不断地会从兆寿那儿听到他弟弟的一些消息,还会从一些报刊和同仁刊物中看到徐兆宝的诗歌。一直算是神交,人却一直未见。最近,他托兆寿请我为他的诗集作序,我当然得应承下来。

读徐兆宝的诗歌,情不自禁地会与兆寿的诗歌联系起来,比较他们的异同。大致可以这样说,他们兄弟俩的诗歌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乡音,二是亲情。他们出身于陇上文化重镇凉州,在那儿度过了童年、少年。那儿不仅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而且有着辽阔的土地。凉州的风不断的吹过他们的心,使他们有一些忧郁。兆寿曾经告诉我,十八岁之前,他没见过大山,出门便是远方,便是无边无际而又笔直的地平线。这构成他们生命的风景。凉州在内在中促使他们不断地要“扩张”,要走出去。他们也的确走出去了。兆寿在兰州,兆宝在嘉峪关。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中间是凉州。走出去了,他们又不断的回望凉州。于是就有了很多诗。如兆寿的《凉州》等诗,兆宝的《村庄》等。凉州似乎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壮阔的理想,还有忧郁的表情。这在兆宝的诗里面非常浓郁。读他前期的诗,几乎都能看到有一层浓厚的

1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范文大全



雾,但这雾,也恰恰是他的诗歌的表情。深究起来,其实这雾,多的是亲情。是亲情间思念的痛,关切的痛。这方面的诗很多。 但他们的大不同在于,兆寿更在于内在表达,更在于思想的澎湃,而兆宝似乎在于行走。读他的《守望岁月》,你不得不跟着他旅行。从家乡凉州行走到嘉峪关,在那儿定居下来,本身也是一次身与心的完全旅行。《守望祁连》《祁连山的雪》《展望祁连》《嘉峪关》《嘉峪关下》《悬壁长城》《月牙泉》《鸣沙山》……他一气写了很多。在凉州的时候,祁连山离他很远,现在就坐在山中,坐在祁连山下海拔最高的地方——嘉峪关。那儿给了他无数的灵感。

嘉峪关是长城的最西头,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到了中国的西境,西边也就到头了,于是,你就会看到他往东走,往其它方向走。《一个人旅行》《路过乌梢岭》《经过川主寺》,来到了《泸沽湖》。不知道他究竟要去哪里,凉州那没有尽头的地平线似乎在他的生命里留下了奇迹,不断地催促他到天边走,再走,再往天边走。但天边,除了天边,还是天边。

这是诗人海子的绝望。这种绝望也在兆宝的诗里存在。我能读出诗人曾经对海子有过深深的眷恋。《突然想起海子》可以说明这一切。

因为绝望,他因此也就停止了心的流浪,在生活中旅行了。于是,我们又看到诗人写爱情、写女儿、写自己。《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别失去自己》可以看出诗人生活中仍然是一个异

2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范文大全



常敏感的人。

这便是徐兆宝全部的诗歌了。这使我不禁想起嘉峪关与酒泉那一带的另外一些诗人。老诗人林染、江长胜、唐光玉,中年的胡杨、孙江、高潜,还有万小雪、方建荣等,青年诗人我认识的不多,徐兆宝便是一个。在当下发展经济的大潮中,文学的重心不断地在向西部转移,而诗歌尤其如此。在我们陇上,还有很多诗人在歌吟,在坚持。在兰州,在陇东,在天水,在陇南,在整个河西走廊,有无数颗诗星在闪耀,而在最西边也最年轻的一颗,便是徐兆宝了。希望他能坚持得更久一些。

作者简介: 彭金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评论家、诗人,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敦煌》诗刊主编。迄今在《文学论》《人民日报》《诗刊》《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等报刊发表作品400多篇(首) 文学及民俗学论文150余万字。出版有诗集《象背上的童话》1991《看花的时候》1992诗选《别一种风景》1990《母亲 颂》1992《父亲颂》1993《中国现当代抒情诗选》1996编著20世纪中国散文诗精品赏析》1993及学术著作《中国新诗 艺术论》20002006修订版)文学批评与文体透析》2001《陇东风俗》2001)等。曾获全国民间文山花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六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评论奖、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十多项奖和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6aa8e7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