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06 00:35: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时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卓越工程师教育养计划的宗旨是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多种类型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针对基于卓越计划的各专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普及环境教育,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关键词:新时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 引言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我们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这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其知识体系、理论和方法覆盖面广的特点,提出教学改革建议,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发展的需要。 1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需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有效措施就是大力发展经济。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不能肆意的破坏环境,只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进行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因此每年的新增人口比较多,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消耗。这种背景下,就需要进行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如果在此过程中没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那么就会带来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的严重匮乏,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生态资源的过度开采,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 2.1优化教学内容改革

1)突出新时代前沿性。本课程课堂教学部分内容及时更新为当今国内外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和实际热点问题,使学生掌握和建立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理论基础上,能够在各自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和理念指导学习和实践,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在当代、生态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进展教学中,介绍并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论证当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根源,增加阐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及《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环境保护支撑保障措施的理论依据。在当代、生态与环境问题教学中,增加最新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现状及分析,突出以国家级环境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如绿盾201专项检查案例分析课堂内容,让新时代大学生充分了解当代中国绿水青山环境现状,敬畏新时代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政策底线,培养新时代人才树立牢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理念。2)注重实践教学性。实践教学环节要设置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环节,如联合学校环保协会和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环境保护宣讲活动,邀请来自校内外专家学者、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校友和环境管理部门主管以及企业环境管理部门领导,通过课堂、网络微信等各种形式的互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更


多地接近现实社会。3)教学渠道多样性。积极通过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等争取多部门、多渠道支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环境友好方面的校内外科技竞赛,将不同形式的创意、理念、产品和实践调查报告等成果,制作成电子形式的发明制造和计算机软件产品,作为课堂实践案例,来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学习和实践的热情。4)内容改革突出综合性、应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本课程教学扩展兼顾相关课程,如环境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环境学”“环境风险分析”“清洁生产导论”“能源与环境等重要理论,突出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如清洁生产原理、外部性理论、纳什均衡等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指导作用,推进本课程教学及时跟踪和适应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2.2丰富教学手段

采用以课堂讲课为主,辅以网络教学、影音教学、专题研讨和案例式教学等多元化以及立体化的教学模式。除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采用了音像教学片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案例教学和研讨活动。针对教学内容建立丰富的影音教学素材库,弥补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弊端,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生动。在课堂上建立师生互动,引入丰富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部分章节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学生可自主确定考试形式,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1)专题讨论采用自愿组合,分组讨论的方式。论文题目灵活多样,可以是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选题,也可以从环境管理部门发布的中国省、市环境监测现状选题,或从学生熟悉的家乡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方面选题,结合课程学习理论或技术,论述阐明学生自己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的观点或措施。2)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理念作品和实物作品考核方式,是学生参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内涵的创意、产品和理念设计或调研报告的考核。实物作品则为体现资源和环境保护效果的发明制造或应用型专利。近年来,本校环境保护协会社团组织开展了类似方面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昂。课程考核方式设计此环节,希望利用学校大学生创新中心和相关社团组织平台,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热情,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田野环境问题调研报告、专题报告考核方式,是利用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田野调研活动,以及学生参与的校内外专家、企业家等专题报告内容,让学生从本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出发,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角度对田野调研内容或专题报告进行分析,论证田野调研或专题报告中能够反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问题。4)由任课教师就考核材料进行综合评定。其中选题的意义占10%,论据充分或能够应用课程理论、概念实现选题创意、产品占30%,撰写设计报告格式规范,概念和理论表达准确,文字表达流畅占30%。平时成绩考核要根据学生具体表现在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和课堂笔记等综合评定成绩占30%,最后根据比例核算总成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学习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新时代新技术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会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


开阔视野,在实践中融会贯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达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秀芳.浅谈普通高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识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414):139-143

[2]谢越.国内外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比较[J].大学教育201612):33-34

[3]琚生根.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23-29

[4]韩新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13-1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91ed9b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