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古国介绍 夜郎,是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在黔地,曾为夜郎县属地的湖南沅水流域都在探讨这个在历史上存留了两三百多年,然后又神秘消失的蛮夷古国。今日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曾名夜郎县。下面是。 战国时期,楚国便派庄蹻注:庄蹻是《荀子》、《韩非子》、《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史籍中使用的名字,《后汉书》则称庄豪从沅水伐夜郎,“既灭夜郎”。庄豪伐夜郎或“庄蹻入滇”也是一个例证。楚国派庄豪征伐西南夷时,秦国也派兵南下征伐巴蜀,并征服现镇远地区,致使到达滇池的庄豪与楚国交通断绝,无法归报楚国,便在滇称王,“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史书记载,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循江而上,到达牂柯江,此“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现在有人考证说“牂柯江”是贵州西南的北盘江或南盘江,我认为此说不可能。北盘江、南盘江属珠江水系,流入广西,到广东入海。沅水及沅江属长江水系,两者隔着分水岭,水路无法沟通。如果庄豪从沅水循江而上到达牂柯江,绝对不可能是北盘江、南盘江,而只可能是今天的舞阳河。历史上舞阳河也称无溪、舞水或镇阳江,源出贵州瓮安南部的金凤山,经贵州的镇远、玉屏,流入现今湖南的新晃、怀化,入沅江,至常德、岳阳入洞庭湖而通长江。因此,庄豪伐夜郎的水路进军路线只可能到达舞阳河,而不可能到达北盘江,镇远恰恰就在舞阳河畔。这一段舞阳河确实“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这条河仍然是大后方与湘鄂前线重要的水上物资通道,直到近年因修了几个水库,才不能直通长江。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这一记载和司马迁其他有关夜郎的记述,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夜郎国年代最早、可信度最强的关键性历史证据在夜郎前后两百余年的历史上,除了招来灭国之祸的末代王“兴”和他的儿子邪务之外,自战国中期以后,夜郎历代统治者大都是一些聪明睿智的人。尽管境内已经过着农业定居生活,有着发达的青铜冶炼业,掌握着10万雄兵,有着“自大”的资本,夜郎王却从不轻易启衅,反而在维护刚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局稳定;在支持郡县制的推行,促成与中央王朝保持和谐关系;在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能审时度势,在面对唐蒙通夜郎、西夷诸国作乱、汉大军灭南越等大事大非时都做出了明智决策。 夜郎古国 地址所在, 史学界为此300年来争议不休,至今没有定论。公认的争议地址有两处: 新晃,湖南省怀化市一县名。夜郎,古县名,今日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曾名夜郎县。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沿着古夜郎人的足迹,通过新晃这条走廊,出入于长江中上游的西南地区,由点到面,由近到远,探寻中华远古文明的基因。明 王铎《答石寓 袁可立子》:“大集筋常侍度玄晖气,襄阳香泽,乃 锦瑟五十弦,夜郎今始知汉之大。” 岑巩,古称思州,始名于唐,开府于明,在元代领府、州、县及蛮夷长官司六十八个,是 荆楚夜郎文化融合地,贵州政治、经济、文化先发地之一,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民国二年1913更名思县,于民国十九年1930改名为岑巩县至今。 夜郎,古县名,唐朝夜郎县城遗址,位于现贵州省桐梓县城北48公里的夜郎镇,东距210国道新站镇10公里。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夜郎县于此,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废,夜郎县前后存在478年。置夜郎县的同时,设珍州于夜郎,后置夜郎郡与县同治。明朝学者杨慎著《丹铅录》记载:“夜郎在桐梓驿西20里,有夜郎城碑尚在。”“其碑必是唐末废县所立,是今夜郎坝,即唐珍州治所也。今日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曾名夜郎县。走廊,即进出的过道,文中指的是新晃历来是中原进出西南地区的必经之路。摇篮,意为事物的发源地,文中指的是探寻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夜郎 新晃曾名夜郎县,古夜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古夜郎国在哪里?夜郎是不是自大?夜郎县在哪里?对此,近些年来在古夜郎人生活过的地方,人们在探寻着、讨论着、争辩着。史籍记载、考古遗迹和世代相传的夜郎文化,正在解答这些千古疑惑。 位于 湖南西部边陲的 新晃县,曾经是夜郎县。有人反问,是真的吗?回答是肯定的。新晃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 楚国黔中地,秦代属黔中郡,汉代属夜郎国。唐设夜郎县,五代至北宋初为晃县。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设 晃州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厅建立晃县。1956年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的建制沿革,在诸多方志中均有记载。 清道光五年编纂的《晃州厅志》序载:“晃州,古夜郎国”。其建制沿革卷又载:晃州古黔中郡地,楚之上游而沅之北门也,在汉属夜郎国。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析 龙标置夜郎、朗溪、思微三县,隶巫州,县地属夜郎。 武则天天授二年 公元691年改巫州为沅州,又析夜郎置渭溪,渭溪县治在今老晃城一带。 《元和郡县志》:“夜郎县,天宝元年改为峨山”。《嘉庆一统志》:“唐置夜郎县,后改曰峨山,五代时为蛮地”。同治 芷江县志:“便水绕凉纟散寨, 有夜郎故县”。《沅州府志》:“古府今 芷江县治二百四十里,洞砦交错,山深溪疾,接壤黔蛮……所载夜郎故县,当即古晃州治。” 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出版的《辞源》和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的《辞海》对夜郎县的说法分别是:“唐贞观五年置,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复置,宣和二年又废”。“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置。治所在今湖南芷江西南。” 历史上叫过夜郎的古县还有三个,在今贵州 石阡县西南,唐武德四年置, 贞观元年废;二在今贵州关岭县境,南朝梁大宝以后废;三在今云南 宣威县境,汉置,南朝梁大宝以后废。 夜郎,汉时我国西南地区的古国名。夜郎的中心位置,至今尚无定论,学术界的认识分歧亦很大。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的《黔贵文化》黄涤明著认为:“战国时期,除楚国黔中地、秦国黔中郡之外,黔贵地域都是大夜郎国境地。”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夜郎文化寻踪》唐文元、 刘卫国著介绍:《后汉书》载:战国时期的夜郎“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从历代文献、方志的记载及解放以后考古资料的印证,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夜郎的中心应在今贵州西部或西南部。”夜郎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贵州全省,东到今湖南的新晃,南抵今湖南永州,西辖今云南的曲靖、 陆良,北有今川南。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 -前25年,平息夜郎王兴及其亲党的叛乱,古夜郎国才告终结。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使 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奉命到滇探寻通往身毒的道路,返途经夜郎。司马迁《史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大”。滇王自大,夜郎侯亦自大,史实如此。但后因喻人妄自尊大为“夜郎自大”。 随着古夜郎的变迁,历史上不少文人骚客因夜郎而留下千古绝唱。唐代大诗人李白闻 王昌龄贬谪龙标即今黔阳时写下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不朽名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古夜郎,风景秀丽,山色空朦, 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夜郎文化,代代相传,遗风犹存,使新晃成为我国当今稻作文化、 鼓楼文化、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d648b2a0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