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改变幼儿消极等待 教育随笔: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 昨天的健康活动,我预设的重点U标是:通过头顶纸球走路,发展幼儿的平 衡能力。因为没有以往的经验加上游戏规则的模糊性。因此,孩子们是相当地期 待和兴奋。在分组玩过一次后,一方面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些许满足,另一方 面因等待时间偏长,排在后面等着的幼儿就有点“不听话” 了,有的去捡拾掉满 地的金黃色的银杏树叶,有的就在观望别的班级的跑步活动,有的干脆去聊天打 闹。看到则情此景,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我只得摆出老师的“威严”,喊 他们归了队。当然,我也发现了等待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因为,他们在我问 询还想不想玩时,都明确表示没玩够。也是,对于6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哪 有耐心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却好一会儿不能轮到自己呢? 其实,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只要我们稍作留意,便可以见到类似幼 儿大量的等待现象。而在这些等待中,更多的消极等待出现在集体活动时间段。 虽说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保育和教育的集体性机构,幼儿生活在其中,没有等待 现象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必要的等待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因为幼 儿在社会化进程中,必须“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 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在社会规范、人际关系、社会生活之中,等 待是必须的。如果缺乏等待,势必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正是在必要的等待之中, 幼儿才能逐步学会倾听、轮流,并开始理解规则和秩序。但这里所说的等待是适 时、适当、适度的,而非那些无谓的消极等待。事实上,太多的消极等待不仅会 浪费孩子的时间,造成师幼间不必要的冲突,更会让一部分孩子以退缩的态度赢 得老师的赞赏,一部分孩子以叛逆的举动面对老师制定的规则(因为他总得有事 做,当没事可做时他就得找点事来做)。长此以往,孩子的“不听话”和老师的 “挫败感”会极大地障碍着师幼间良好关系的构建。 要改变幼儿消极等待的现状,其关键在于教师: 1. 教师对活动材料投放不足导致幼儿消极等待。材料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材料乂是幼儿表现、发展的重要 物质支柱,很多集体教学活动要依靠材料来达成教学LI标,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 幼儿知识的获得。因此,教师要投放丰富的有使用价值的活动材料。如:如果我 能多投放儿个轮胎,让幼儿的小组成员数变成4—5个,那他们等待的时间就会 大大缩短,活动效果会更好。 2. 教师对所有幼儿的统一要求造成了消极等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个体的 差异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带来消极等待现象。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看 到,有的幼儿山于绘画能力强很快就作完了画,来交给教师,对教师说“老师我 画好了! ”但有的幼儿这方面能力较差或动作慢,就经常拖时间,这时有的教师 就让画完的幼儿坐在座位上,等没画完的幼儿一起进入活动的下一环节。这样就 产生了消极等待。在数学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思维敬捷和反应偏缓的幼儿,他们 在操作和理解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此时消极等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3.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可能造成幼儿的消极等待。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熟悉 程度大大的制约着活动开展的进度和时间,如果不熟悉也就是教师没有预设,往 往导致环节的脱节、教师自己语言的重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消极等待。教师在 设讣活动过程时,若没能有效、科学的安排每一个过渡环节,会导致环节过渡的 不流畅、不紧凑,从而导致消极等待的出现。如在绘画活动的最后部分,教师经 常让先完成的幼儿在一边等,等全部画好再惯例性的一起讲评。只要教师能充分 准备,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将活动环节设讣得更合理更科学,那幼儿消极 等待的时间一定会减少的。 “尊重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并不是一句口号,落实到行动上,就 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而转换成教师等待幼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da9074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