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马加爵”案 案件介绍:马加爵,男,汉族,广西宾阳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从马加爵的简介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天分及努力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云南大学。可就是这么一位通过努力改变了命运的人,却在大四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变成杀人凶手,杀了四个同样来自贫困山区的同学。让人震惊之余引人深思,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个人,让一个大学生化作杀人狂魔。 犯罪动机 马加爵的杀人动机似乎很简单,因为打牌的一次口角。 命案发生前的几天马加爵与几个同学一起打牌,期间邵瑞杰,被他自认为是最好的朋友与他发生了争吵,最后还用言语讽刺了马加爵为人。但正是这次争吵压倒了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导致了马加爵的杀人案件。 但是,马加爵的杀人动机真的是仅仅因为一句话吗,很显然不是。是同学们对他的长期偏见,社会对他的压力以及他自卑而扭曲的人生观导致了这桩惨案。马加爵的犯罪动机就是,报复同学们对他的长期不公平待遇。 环境以及犯罪心理 从马加爵的成长经历看,他不仅没有什么特殊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喜爱的学生,是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典型人物。但正是这么一个人,却在步入大学后心理一步步扭曲,最终踏上了杀人的不归路。 一个社会越发达,越文明,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包容性越强。就好比美国能够接纳从全球各地的人,可以接纳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宗教信仰,而朝鲜却不能。很不幸,中国社会还不能到达美国那种境界,我们总是对不同于我们普遍认识的事物抱有成见,从心里甚至行动上加以排斥。对于马加爵那种人,我们在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偏见,而正是这种偏见是他的自尊转变为自卑,最终导致了他扭曲的人生观。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要为他逃脱责任,而是想要表明我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多一份宽容,便多一份和谐,少一份杀戮。 判罚的合理性 2004年4月22日,昆明中院公开审理了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一案,并于4月24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受害者损失。 2004年6月17日上午9时,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马加爵最终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在当时,马加爵的死可以说是顺应了民心,已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虽然判处死刑不排除有舆论压力的因素,但总体来说这个判决还是合理的。 首先,马加爵的犯罪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杀了那几个同学,并经过长期的谋划,属于直接故意;杀人的手段也很残忍,用钝铁锤砸受害人头部致死;在实施犯罪后潜逃。由此可见,判处马加爵死刑也是比较合理的,就算放在呼吁逐渐废除死刑的当今社会,死刑也是逃脱不了。 马加爵案对我们的启示 马加爵的暴行不仅给受害者的家庭留下永难愈合的伤口,也极大地震撼了整个社会,给人们心中蒙上阴影。 但是,马加爵案带给我们伤痛之余,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深的启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校园暴力案件,我们该如何预防? 首先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正如我上面所讲到,马加爵案发生的一个因素便是社会对他的不包容。他的同学们对他这个来自农村的孤僻学生带有着一些偏见,再加上马加爵的情商不高,和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更加剧了他与同学之间的隔阂。如果他的老师,或者同学能够多多留意他,对他多点宽容和理解,或许这件惨案便不会发生。 其次是教育的缺失。我们现在的教育美其名曰“素质教育”,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应试教育。各个学校为了升学率费尽心血,一味强调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特别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只能拼尽全力优先保证学生成绩。马加爵正是在这一种环境下成长的。其实早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人注意到他的一些行为有些古怪,但因为他成绩优秀便放任不理,最终放任他的心灵扭曲,导致惨案发生。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而不是冷冰冰的“应试教育”。此外,心理健康课和人际交往课也是现代教育必须拥有的。 个人因素也很重要。马加爵之所以由不满最终演变为杀人,也与自己性格比较狭隘,情商比较低有关。贫困不是导致马加爵被人歧视的最大原因,最根本还是他自己不懂得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希望别人能够主动理解自己,而是想到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别人认识。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闭塞自己只能让自己更加远离别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助人就是善待他人。马加爵本来还想杀第五个人,由于这个人过去对马加爵很好,马加爵最后没有杀他。这就是善待他人的结果。 2014年5月15日星期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215417a417866fb84a8e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