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Bilateral Fluctu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作者:张艾莲[1,2];唐诗[2];刘柏[2] 作者机构:[1]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长春130012;[2]吉林大学商学院,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46-52页 年卷期:2017年 第6期 主题词:汇率形成机制 双边波动 区制转移:马尔可夫模型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市场变动日趋复杂,并呈现有升有降的双边波动态势,汇率形成机制不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出现了区制转变。通过中美经济因素对汇率水平影响路径的区制转移实证检验表明,在中美利率不同区制下,GDP、货币供给和利率对汇率形成的影响路径是相异的。这解释了2016年下半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持续走低的现象,虽然中国GDP持续增长,但是在美国加息增强影响下,两国利差缩小的情况下同样会出现汇率下滑。因此,对于外汇市场的干预和调控需采用离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同一区制内对国际收支细项进行频繁窄幅调整,而在不同区制需采用离散的跨区间方向性调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390738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