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习俗介绍

时间:2023-02-26 08:02: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主要习俗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亦有记载。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而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清明节】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天气转暖,风与日丽,“万物至此皆洁净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如唐朝杜牧的“清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汨(mi) 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与菖蒲、赛龙舟、“五毒”等。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

1


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广身不被在食。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又称少女节或乞巧节。相传,天帝的女儿织女下凡嫁给河西的牛郎后,王母娘娘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与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八月十五秋高气爽,明月当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与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 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商隐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还有苏轼著名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后世人每逢中秋,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考中功名;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494f58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