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孔子》看孔子的礼学思想 孔子对中华名族的影响可谓是无人能及,从孔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传播施以仁政,不要战争的思想到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书,再到当今人们随口所说的《论语》中的名言佳句,孔子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2010年胡玫执导电影《孔子》更是将孔子的生平搬上了荧屏,周润发饰演的孔子仿佛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当时文武双全的孔子传奇蹉跎的一生。这部电影再一次把孔子推向了公众的焦点,不过电影终究是电影,不是专业研究者对历史的真实再现,作为一部商业片,更多考虑到的是影片的拍摄成本和所带来的实际价值,导致片中确实也有不少不符史实的地方,但是这些瑕疵远远遮盖不了孔子人格的光辉。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孔子的文武技艺,而是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整部影片中随处可见孔子对人行礼的场景,不论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是一视同仁,毕恭毕敬。《礼记》一书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敬之心,容貌要矜庄,说话要谨慎,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天下民众。《孝经》中还说:“礼,敬而已矣。”所有的礼,它的核心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可见,孔子对世间万物都保有敬畏之心。 电影中孔子对每个人,甚至每个场景都是如此重礼,究竟是繁琐无用的表面形式还是不可缺少的处世环节呢?《礼记 仲尼燕居》中,孔子在答子张问政时也曾说道: “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由这段话可以看出,礼乐之道,不仅在于形式,而尤重精神,礼的精神,就是言而履之。不仅限于空谈,尤其要实地地去做。所以说,如果有心重视礼,就不能只说不做,只说不做,便不能算是礼。 影片中孔子的“礼”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 从祭祀活动中的“礼”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礼”。大家可能对于在日常生活中以个人的一言一行是“礼”并不感到意外,但或许会奇怪,何以像祭祀这样涉及到天地鬼神此等难以考证的事物,且具有浓厚的宗教仪式色彩的祭祀活动也可以是“礼”呢?电影中季氏身为人臣却用了天子祭祀之礼,让孔子颇为愤怒。因为传统的中国人通常有着宿命的观念,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主宰着人的生死,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与之抗衡。鬼神、死亡、祭祀这三者之间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出于 一 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眷恋,所以人们才参与祭祀活动。希望通过祭品、歌舞的形式,取悦于神明,以求得此生的太平,延缓死亡的降临。当然,孔子并不否认天命的存在,他在弟子颜渊死后就曾捶胸顿足,大呼:“天丧予!天丧予!”。祭祀还有着明尊卑,分等级的作用。与天、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政 治等级并列,天神、山川神、祖先神、灶王神等也井然有序。天子祭天,诸侯祭山川,卿大夫帮忙。庶人则只能祭祀鬼神中最低等的小鬼了。越过自己的身份祭祀高等鬼神,便是越礼。当“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这样越礼的行为发生时,孔子便要痛心疾首,大呼:大呼:“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礼的特质,从某些方面来说,很像是初春时节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无形中渗透在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中。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此处的“居处恭,执事敬”便是重礼。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如见大宾”“如承大祭”亦是”恭敬重礼。正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孔子眼中, 一个仁者的举手投足之间必定是散发着“礼”的气息,他应该把内容的质,如美好的品德、思想、智慧和知识等内在的精神与形式的文,即外在的仪表、风度等外在的形象,完美的结合为一体,不可有所偏颇。 礼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只有合乎情理的行为规范才是礼。中国古代有一套完备、森严的宗法制度,其中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固然应当提倡,但是那些不提合乎情理,甚至是不近人情的遗风陋俗,决不应该把它们作为礼的精髓而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在我们作出取舍的时候,应当把过去的那些礼制在情理的审判台上审一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从一定程度上也是礼的时代性的一种体现。礼的内在精神是合于情理,所以,礼绝非仅是停留在制度和仪式层面,而是化身于点 滴行为之中。个人应当以礼自律,以求自己的行为和于情理。现在的人只是从婚丧祭祀等各种仪式节目中讲求“礼”,却不问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礼,这可谓是不得礼的真谛。其实孔子在建立和发展他的理论之初,就已经注意到理论学说要“合乎道理”。这一点我们从他对周礼的“损益”上面就可看出。虽然孔子认为周“郁郁乎文哉”,对周礼推崇备至,但他也并未照单全收,而是有所损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对于孔子的礼学,也应想孔子对周礼一样,有取有舍,才是正道。 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9e582c3169a4517723a3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