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教学游戏《猜动物》游戏本质初探 在小班教学游戏《猜动物》中,教师希望发展幼儿的提问能力,于是预设了这样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出示五个动物的图片(熊猫、斑马、兔子、鸡、鸭)告诉孩子们今天有这样5个动物来捉迷藏,其中有一个动物躲到森林里去了,是哪个动物呢?小朋友们就开始猜测,如果想到一个动物呢?就问一问。有的孩子就问:“你是不是小鸡呀?”躲在森林后面的老师就回答是或者不是。第二个环节依然是这样5个动物,但是这次孩子们不能直接提问动物的名字,而是要通过其他的问题来猜出躲猫猫的动物是谁。于是孩子们会问:“你是不是尖尖的嘴巴呀?” 这两个环节都发展了幼儿提问的能力,第一个环节让孩子知道了要猜出躲猫猫的动物我就要问,问什么?问动物名字很直接,也很快就能知道对或者是不对。第二个环节也发展幼儿提问,不过这个提问的水平更高一些,老师希望孩子能将自己对动物的已有经验转换成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来猜出动物。 如果按照成人的思路这样设计是很顺畅的,既发展了幼儿的提问能力,又玩了游戏。可是孩子的思维是这样的吗?第一个环节让孩子用提问名字的方式猜动物很符合孩子的思维方式,因为游戏的目的就是要猜出哪个动物在躲猫猫,就是猜这个动物的名字,用名字的方式提问就很直接,对或不对一目了然,游戏简单,小班孩子喜欢。可是过渡到第二个环节中不能提问名字而是要转个弯来提问时,孩子们的思路很有趣,他们依然锁定一个动物,然后考虑这个动物的特征,接着再转换成一个问题来提问。比如孩子心里猜躲猫猫的动物是小鸡,他就会想小鸡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他再问:“这个动物是尖尖嘴吗?”这样一个提问的过程相当于孩子在脑海中逆着思考一番,那么显而易见的游戏的可玩性就大大降低了!因此现场感觉到了这个环节孩子们就不太积极了。 由此看来如果顺应孩子的思路就简单地猜动物的名字,一遍一遍地重复,没有办法帮助幼儿体现游戏的玩智。如果加上老师的意愿(培养孩子有效提问)后就违背了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失去了游戏的快乐。有没有办法既能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又能在游戏中因为要猜出动物来,孩子不得不提问呢?其实修改一下游戏的形式,这样的想法是可以达到的。 修改后的活动依然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依然出示五种动物的图片(熊 1 猫、斑马、兔子、马、狗)然后请一个幼儿上来选择一个动物记在心里,教师对其提问:“你不能说出动物的名字,想办法让大家猜出你选的动物好吗?”上面的孩子首先开始动脑筋怎么样让大家猜出来呢?于是他就说出了这个动物的特征,下面的孩子一猜就猜出来了。等到几个孩子游戏后,下面的孩子就会提出要求:“你做一下动作呀!”“你叫叫看!”“你的动物会爬吗?”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开始提出问题了,等到第二个环节后孩子的问题越来越有效。第二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动物的范围,增加到12个动物,并出现一些相似类型的动物,比如:老虎和狮子、老鹰和麻雀等。同时增加游戏难度,将这12张动物卡片背对孩子们,也就是猜动物的范围也没有了。而教师提出的要求依然:选择一个动物记在心里,不能说出名字,要想办法让大家猜出动物。迁移上一个环节的经验,很多孩子会主动提出要求:“你叫一下!”“你做一下动物走路的姿势”!有趣的是因为增加了一些相似动物,所以孩子们在初次猜的时候都会上当。比如下面的孩子问:“你的动物凶吗?”上面的孩子说:“凶的!”下面孩子很多孩子就已经会猜:“老虎,是老虎!”其实那个孩子选的是狮子,当然不对。那怎么办?孩子们就会继续追问:“你的动物头上长毛吗?”“长的”,那孩子们就猜出来是狮子了!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提问积极主动,而且相对有效,他们会在别人提问的基础上继续纵向追问以缩小范围寻找答案,同时并没有影响游戏的玩性。上面的孩子为自己不说出名字而让别人猜到动物而感到高兴;下面的孩子更是觉得不停地缩小范围寻找目标很有意思。 相同的发展目标,为什么设计出的活动大相径庭?我们尝试分析它们设计上的关键点,也许就能发现一些秘密。 1、交代任务的对象不同。 第一个活动交代任务的对象是集体幼儿,,这样的游戏方式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有些别扭。 第二个活动交代任务的对象是上来的个别幼儿,“你不能说名字,想办法让别人猜出来你选的动物”,这样的游戏方式我们常常使用:我不告诉你我想的是什么,请你猜猜看。因此这样本身就比较符合游戏规律。 2、顺应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活动中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不能猜名字,只能提问”的游戏方式有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e55321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b.html